科学技术哲学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科学技术哲学以自然观、认识论与方法论、科学观、科学技术与社会等为研究领域。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过程、对自然规律的认识过程和思维方法、对科学发展规律的认识过程、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和互动作用、以及科学技术思想、文化、政策、管理等领域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作用和影响等等,均为其研究的范围。

科学技术哲学属于哲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主要研究自然界的一般规律、科学技术活动的基本方法、科学技术及其发展中的哲学问题、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等内容。科学技术哲学的历史很长,中国古代和古希腊时代的思想家就开始研究自然哲学方面的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方法论的研究开始出现,科学技术对科学影响日益明显的现代,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成为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的重点。科技哲学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马克思主义对科技哲学的发展有重要的贡献。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一书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在科学技术哲学的历史地位。

科学技术哲学正是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研究自然界的辩证本性,研究科学技术思维的辩证法、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辩证关系等内容。由于科学技术活动已成为独立的社会活动,因此,将科学技术作为一个单独对象考察和研究无论对科技发展还是对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科学哲学研究实际上涉及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技术发展史、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思维科学、科技社会学、科技方法学、科技伦理学、技术经济学等多个学科,具有明显的交叉和前沿学科的性质。

图书信息

作者:张之沧等著

出 版 社:南京师范大学出 版 社

出版时间: 2009-10-1

字数: 329000

页数: 295

开本: 16开

I S B N : 9787565100017

定价:32.00

内容简介

本书作为一部科学技术哲学专著,涵盖自然哲学、科学哲学、科学方法论和技术哲学四方面内容 全书对科学技术哲学的学科定位、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和自然辩证法、人与自然的关系、科学划界、科学结构、科学发展的规律和模式、科学与真理的关系、技术的本质及价值、后现代科学与技术、理性方法、非理性方法、多元方法论,后现代思维等问题都进行了有创见的论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本书对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相关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哲学回应 突出了后现代的哲学思潮对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本作内容丰富、资料翔实、结构合理观点新颖,论证充分,有理论深度,可供哲学专业,特别是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专业的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学习、研究和教学之用。

作者简介

张之沧,1948年生,江苏邳县人,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主任、教授、博导。主要研究科学哲学、现代西方哲学及国外马克思主义。1981年于南京大学获哲学硕士,1987年于吉林大学获全国第一个科技哲学博士。1990年赴美国P。mona大学学习;1993年赴美国Hastingscenter从事合作研究:2005年赴台湾辅仁大学讲学。1988年晋升副教授,1993年晋升教授。先后任教南京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专著译著18部,合著11部,发表论文240多篇,承担课题17项,获优秀科研奖15项。

目录

导论

第一篇 自然哲学

第一章 物质观

第二章 自然辩证法

第三章 人与自然

第二篇 科学哲学

第四章 科学划界

第五章 科学结构

第六章 科学发展论

第七章 后现代科学

第三篇 科学方法论

第八章 理性方法

第九章 非理性方法

第十章 多元方法论

第十一章 后现代思维

第四篇 技术哲学

第十二章 技术的本质

第十三章 技术的价值

第十四章 后现代技术

中英文参考书目

后记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