涞滩镇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乡镇概况涞滩镇位于重庆市合川东北32公里处渠江西岸的鹫峰山上,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合川区重点建设的五个中心镇之一。全镇幅员面积70.99平方公里,现辖19个村,1个社区居委会,122个合作社,3个居民小组,12543户,40701人。(其中,少数民族333人,农村人口38788人,劳动力23809人。)

200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408万元,固定资产投资6758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59万元,粮食播种面积59421亩,总产16356吨,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48.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998元,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1.7亿元。辖区内有涞滩古镇和双龙湖两个旅游景区。

涞滩镇水陆交通便捷。距渝武高速公路云门出口仅20公里,合武公路穿境而过,客货船只通过渠江可直达小沔、合川等地。

历史文化涞滩镇始建于晚唐时期,兴盛于宋代,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涞滩古镇明清民居错落有致,老街小巷古朴典雅,早在1956年,因有晚唐石刻,宋代古镇、清代民居及大量完整而又相对集中的文物古迹被公布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与双龙湖一并被列为重庆市级风景名胜区,1995年被公布为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2002年被重庆市政府公布为重庆市首批历史文化名镇、百镇风貌镇和小城镇建设试点镇,2003年11月,涞滩镇又因其文物古迹丰富、历史文化价值极高、巴渝文化特色浓厚、历史风貌保存完整而被评为全国首批十大历史文化名镇(国家建设部和文物局联合评选的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镇),2006年5月被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风景古镇内二佛寺中现存全国最大的禅宗石刻摩岩造像群,保存完好的主要龛窟有42个,全部造像计1700余樽,其中主佛像释迦牟尼佛(即二佛)通高12.5米,不仅为全寺造像之冠,而且也是国内著名的大佛之一。

双龙湖为1983年竣工的人工湖,距合川26公里。双龙湖湖面宽广,碧水盈盈,水面6879亩,岸线长80多公里,有4个全岛,147个半岛,100多个湖汉港湾,最大深度38米,常年蓄水4000万立方米。双龙湖有重要的自然和人文景观8处,水中倒影粲然若画,气势极为壮观。双龙湖空气清新,环境优雅。如今,这颗水上明珠又开辟了宾馆、餐厅、文化茶园、垂钓、游船等旅游配套设施,是观光、旅游、休闲、避暑、会议、游乐的好去处。

农业发展涞滩镇农业发展势头良好。小(小沔)正(正觉)路沿线重点建设蔬菜基地,涞(涞滩)龙(龙市)路沿线重点建设观光、生态、绿色农业,渠江沿线重点发展特色水产养殖业。目前,建有蚕桑科技试范园1个,百亩葡萄园1个,百亩水稻科技试范园2个,养殖大户25个。农业基础设施完善,各型水库蓄水量达4000万立方米,公路实现村村通,其中8个村既通车又通航,万亩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惠及5个行政村,23个合作社,直接受益群众达6652人。

教育文化涞滩镇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全面发展。辖区内有小学3所,教师118个,有教学班65个,在校生2230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卫生院1个,村级卫生室19个,新型农业合作医疗参加率达72.7%,基本解决了群众的看病难问题。镇村两级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镇文化站坚持贴近基层,贴近群众的原则积极组织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当前该镇正在申报建设市级宣传文化站。

发展方向近年来,涞滩镇坚持“旅游立镇、旅游兴镇、旅游强镇”指导思想,大力实施“发展两线、建设三片”经济发展战略,即重点发展涞滩至双龙湖公路沿线,涞滩至小沔渠江沿线,着力建设涞滩古镇景区和双龙湖旅游景区及宝华现代农业示范片。而今,涞滩镇正按照“提速发展、跨越赶超”的要求,全力推进旅游开发,认真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努力构建和谐新涞滩。

景点介绍古镇涞滩,分上场与下场,其间相隔咫尺,形似兄妹,一高一低,一上一下,一刚一柔,互为照应。上场坐落在雄视渠江的鹫峰山上,其势威峨,颇具阳刚之壮美,寨墙高筑,如龙盘虎踞于山势之间。石砌的寨墙内,保留着大量的清代民居和狭窄弯曲的青石板街巷。那些错落有致的木结构、小青瓦建筑群,给人以亲切、宁静、温馨、古朴之感。古老的涞滩八景,更犹如一部丰富的镇志,记录下古寨的美丽容颜与岁月沧桑。下涞滩在渠江边,紧靠渠江码头,有街一条,两侧民居多以前店后宅的形式出现。

宋代石刻艺术瑰宝-涞滩二佛寺。涞滩二佛寺唐时就已存在,并已盛名在外。宋代随着当地经济发展,香火尤盛,并依山开凿佛像,寺内现存主要龛窟42个,全部造像计1700余樽,其中主佛像释迦牟尼佛通高12.5米,不仅为全寺造像之观,而且也是国内著名的大佛之一。其它佛龛以此为中心,将迦叶、十地菩萨、六位禅宗主师和众多罗汉禅僧融为一体,巧妙地缔造了一个规模庞大、气势恢弘的禅宗道场。二佛寺上殿山门石头镂空雕精美绝伦,大雄宝殿内四根高14米的整石凿成的石柱,堪称古代建筑一绝。

在涞滩除了领略古镇风韵,欣赏石刻艺术外,还可以尽情品茗以明清风格为代表的建筑文化,以文昌宫戏楼为代表的戏曲文化,以渠江鱼为特色的饮食文化及纯朴的民俗文化,还可以赶庙会、参加素食文化节等.

二佛寺

涞滩古镇因二佛寺扬名。二佛寺始建于唐,兴盛于宋,重建于清,分上下殿两殿,占地9150平方米,规模宏大,气势雄伟。二佛寺的石刻堪称一绝,为我国第三石刻艺术高潮的代表作,总计有42龛窟,1700余尊造像,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罕见的佛教禅宗造像聚点。二佛寺下殿为两楼一底的重檐歇山式建筑,依托两块分离的巨石形成自然是山门,柱、枋、檩子则完全以自然山岩的走势和岩体的布局,参差错落叠宕起伏的山岩上,给人以美感。

涞滩翁城

涞滩翁城作为石筑古翁城的代表作,整个翁城呈半圆形,长约40米,半径约为30米,设有八道城门。翁城建于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是目前重庆地区唯一完好是军事防御性堡垒建筑,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和鉴赏价值。

文昌宫

小寨门旁清代修建的文昌宫戏楼是古镇的精华。整个戏楼呈四合院建筑,布局严谨。戏楼平台外檐雕刻有三国戏曲故事,雕工细腻,层次深远。咸丰三年有此建回龙乡校,民国十八年改建为新学堂,现为涞滩小学校址。根据涞滩景区旅游详细规划,这里将修建设文昌宫民俗文化休闲区。

主像释迦牟尼佛

这尊释迦牟尼佛,自清代以来人们俗称二佛,据寺内明正德十三年碑记“全蜀大佛有三,而宕涞滩镇鹫峰盖其二佛也”而得名。该像通高12.5米,依北岩镌凿,身着褒衣博带式袈裟,衣纹流畅,左手抚膝,右手呈说法印,双脚垂下呈善加趺坐。明清时期给大佛全身妆金。该像在雕凿时充分利用力学原理,头和肩与岩壁完全分离,长后移,稳定性强,数百年来,硕大的头压积在颈部,却安然无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