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版串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文据名。串票的一种,推行于征收漕粮的地区。清顺治十三年(1656),在征收田赋时实行二联串票法,由官府及纳户各执一联以为已纳田赋的凭据。康熙二十八年(1689)改行三联串票法,以杜不肖官员与胥吏勾结通同作弊。雍正八年(1732),在有漕地区实行三联串票新法,在征收粮米时,预将各里甲纳户姓名填入三联串票,一给纳户收执、一给经承之吏销册,一存州县查核。按户征收,对册完纳,已完者当时从册内截票交纳户及经承收执,无截给之票者是为未完之户,按欠户追纳。有票无粮或有粮无票者即为经承之吏侵蚀,应行监禁严追。这种新型三联串票,即称三联版串。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