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威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何威

【电视演员何威】姓名:何威

出生年:1975年

身高:178CM

北京电影学院92级毕业生

主要电视作品:

90版封神榜

哪吒--何威

主 演:汤镇宗达奇蓝天野傅艺伟魏启明

上 映:1990年

地 区:中国大陆

语 言:国语

时 长:36集

类 型:电视剧

十六岁的花季

袁野--何威

发行时间:

1990年

导演:

富敏 张弘

演员:

战士强吉雪萍杨晓宁池华琼何威杨昆

类型:电视连续剧(12集)

地区:中国内地

走过花季

袁野--何威

片名:走过花季

地区:中国大陆

语言:国语

集数:22集

有关新闻:

有时候,命运之神并不听从他的召唤,明明你在奋力向前奔跑,可突然出现变故,生命轻而易举地改变了航向。何威的感觉正是如此。

儿童时代的何威是个人见人爱的男孩,小小年纪就被选入电视台的小荧星,从10岁拍摄了《心灵的答卷》后,戏缘也就一直不断,之后陆续拍摄了《封神榜》、《小刀会》等20多部影视剧。高三毕业后,何威暂时放下影视想出国,当时,他回绝所有拍戏的邀请,一心办理出国的准备工作。然而,天公不作美,办了几年偏偏不成,就这样演戏断了线,工作也不落实,最后为了生存,在朋友的帮助下,开始做起生意来。吃亏、上当自然不少,生意圈的人须时时提防,还是会吃亏,这些年,何威熟悉了市场,生意开始好起来,承包了6、7个柜台,并且还开设了美容院。面对现实,何威想趁着年轻狠狠搏一搏,为自己的未来打个好基础。

许多朋友都觉得何威有些可惜;从小受到这么好的训练,放弃了表演总是可惜.这次终于有机会与大家同聚《走过花季》,儿时的伙伴又在一起过了把戏瘾,一夜夜说不完的话,感觉真是快乐.

【戏剧演员何威】何威,1957年生于河北唐山,汉族。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北京戏剧

家协会会员,现任北京京剧院杨派老生主演。

1979年毕业于河北省艺校京剧科,后入河北省京剧团,1984年又考入中国戏曲学院表演戏大专班,从师于李盛藻、王世续、张少春、李甫春、叶蓬、梁庆云等;1993年选调北京京剧院。主演过《四郎探母》、《失 · 空 · 斩》、《红鬃烈马》、《杨家将》、《群英会》、《伍子胥》、《一捧雪 · 审头刺汤》、《击鼓骂曹》、《奇冤报》、《洪羊洞》及新剧目《孔繁森》、《马前泼水》等。

中央电视台、上海、天津、湖南、河北、沈阳、浙江、哈尔滨等电视台均播放过主演剧目。《中国戏剧》、《戏曲艺术》、《上海戏剧》、《大舞台》、《戏剧评论》以及戏剧电视报、上海文汇报、解放日报、北京日报、河北日报、哈尔滨日报、天津日报、香港文汇报等也均刊登过评论文章。受到了内外行的一致好评。

历年来在全国及省、市表演大赛中,获得过的奖项有:

荣获河北省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奖赛优秀表演奖(1987年)

荣获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奖赛荧屏奖(1987年)

荣获河北省第二届戏剧节戏曲优秀表演奖(1989年)

荣获河北省文化厅授予的成绩显著,曾两次获记功奖励(1988.1989)

荣获中国戏剧家协会授予的“成绩优异”证书(1990年)

荣获全国中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奖赛优秀表演奖(1991年)

荣获河北省中青年戏曲演员电视大奖赛优秀表演奖(1991年)

荣获北京市青年戏曲演员表演评比演出一等奖(1993年)

荣获中国艺术研究院授予的“发声示范专家”聘书(1994年)

荣获上海“立邦杯”第三届戏歌大赛铜奖(1996年)

荣获全国戏剧喜剧小品京剧组第一名(1998年)

荣获中国广播电视戏歌邀请大奖最佳演唱奖(2001年)

【侨联主席何威】何威(1941-),侨眷,上海人,工程师,山东省枣庄市侨联主席,市侨办主任。积极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在思想上、政治上自觉同党中央保持一致。热爱侨联工作,熟悉侨法和各项政策法规,开拓精神强,在工作中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勤奋努力,执着追求,为侨联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其主持下,该市侨联于1992年完成了历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动员人数最多的一次侨情普查,其不仅详细部署普查的方法步骤,还深入基层进行具体指导,跑遍了全市所有的乡镇和街道办事处。这次普查取得了丰硕成果,对做好各项侨联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这项科研成果在1992年被授予枣庄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其认为:在新形势下,侨联如不积极拓展外联渠道,走出去开展工作,就不能充分发挥“侨”的优势。经其积极联络和筹备,市侨联近年来多次组团或随团赴美国考察。1994年协助市政府组成林业考察团并随团赴美考察,对促进美国优良品种的引进、繁育的推广,加快该市林业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之后又两次促成卫生团赴美并随团考察,在美期间,与美方共同探讨了双方开展医学技术交流、人才学术交流、兴办合作项目的可能性,促成美一慈善机构向该市捐赠200万美元的医疗设备。通过其主动争取和积极工作,沈炳磷先生的“应善良福利基金会”向该市捐赠65.l万元帮助该市三所小学兴建了标准教学校,对改善该市的办学条件,发展该市的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在办理农转非工作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枣庄实际,提出了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建议,市政府研究采纳后,在实际工作中取得良好效果。关心归侨、侨眷疾苦,倾听他们的呼声,想方设法为他们排忧解难,努力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并积极协调处理三资企业的经济纠纷。由于工作成绩突出,1987年获省民兵预备役先进个人,1994年被全国侨联授予先进个人光荣称号。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