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旅美作家旅美文化人类学者,作家,美国人类学会会员,美国影视人类学学会会员。现任教于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著有:《人类学电影》《人类学入门:文化人类学理论的深层结构》《哥大与现代中国》《留学美国的童年》《纽约意识流》等,翻译《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文集》等。
2.石家庄铁道学院教授教授,男,1965年10月生,博士。从事土木工程的教学、科研与管理工作。长期从事钢筋混凝土结构行为及结构数值分析方面的基础研究。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2余篇被SCI、EI收录和引用。2000年获得河北省教学成果三等奖一项;2002年获得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2002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先后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参加科研项目多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现从。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3篇被SCI、EI收录。参编教材1部作为导师指导硕士生5人(已毕业2人)、博士生1人。。
1985年石家庄铁道学院桥梁工程系本科毕业,1988年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获硕士学位,2002年清华大学土木与水利学院获博士学位,1996被石家庄铁道学院评为副教授。2001年被学院破格评为教授,2004年被西南交通大学评为博士生导师,现担任河北建筑工程学院院长,学术委员会主任。
主持
1. 铁路混凝土桥涵结构裂纹修补和状态评估技术,铁道部,2002-2004, (合同号2000G020B)
2. 高速铁路750吨级箱梁运架设备技术方案的研究,铁道部,2002,(2002G09-C)
3. 大型渡槽现浇混凝土与预制结构构件施工方法(名河渡槽预应力结构现浇结构,漕河渡槽桁架混凝土预制构件吊装施工方法设计),河北省水利厅 专
4. 快速拼装结构的技术的推广应用,河北省科技推广项目,2002-2003年(03787107D)
3.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男,1938年生,吉林长春人。研究员。毕业于吉林大学。现任职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上海科联光电子产业公司总经理。主要业绩:主持了多项国家攻关任务、“八六三”任务、自然科学基金及科学院重大项目,在完成这些研究任务中,研制成了2—18微米半导体可调谐激光器及相关激光晶体材料,填补了国内空白。其中“铅盐激光晶体系列”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0微米波段Pbsnte半导体可调谐激光器,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5微米波段中红外半导体激光器,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6微米波段PbSnSe半导体可调谐激光器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参加了“超长波长(2—5微米)光纤通信物理基础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主持了“中红外”半导体激光器研究课题。整个大项目获得了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采用MBE技术,研制成了宽带II一VI族多层量子阱超晶格材料,在其结构特性及物理特性的研究方面,获得了多项国际先进水平成果,这些成果已在国际著名刊物上发表,得到国际同行的赞许。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在国际刊物上发表20余篇。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