坛经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1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坛经》,一名《六祖法宝坛经》,是中国佛教禅宗创始者、禅宗六祖慧能(一作惠能)的传法记录。因系在法坛上宣讲的经教,故称。是中国唯一被尊为经的佛书。版本有:①法海本。学者多认为是法海据慧能讲法记录而成,是现存的最早版本。因直到近代才在敦煌发现,又称“敦煌写本”,全名《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波罗蜜经”一作“婆罗密经”),1卷,约1.2万字,这也是中国书名最长的古籍。原不分节段,日本学者铃木大拙把它分为57节。②惠昕本。晚唐或宋初僧人惠昕改编,共2卷11门,约1.4万字。据南宋晁公武的《郡斋读书志》和元代马端临的《文献通考》载,为3卷16门。③契嵩本。宋仁宗至和年间(1054~1056)僧人契嵩改编。1卷10品,约2万余字。全称《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曹溪原本》,简称《曹溪原本》。也有认为是元僧人德异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1290)的刊印本。④宗宝本。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前后,僧人宗宝改编。1卷10品,2万余字。题名《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在法海本未发现前,为最常见的流通本。1944年“普慧大藏经刊行会”刊印以上 4种版本的合编本。《坛经》注释本,有近人丁福保的《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笺注》、郭朋的《坛经校释》等。法海本和其余3本,在内容上颇有出入。如,慧能的“得法偈”,法海本为:“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后来3本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有尘埃。”其中最关键的一句“佛性常清净”改成为“本来无一物”,以致造成论述慧能禅宗思想的分歧和困难。

《坛经》的哲学思想,据法海本,主要是把“真如”视为最高的世界本原,说:“于自性中,万法皆见”;“性含万法是大,万法尽是自性”。“自性”指精神本体“真如”。又说:“般若常在,不离自性。”“般若”即佛教智慧,认为“自性”中本来具有智慧。《坛经》宣扬唯心主义的本体论和先验论的认识论,在中国哲学史上发生了深远影响。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