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梅里特草鵐
【地点】:梅里特岛的印度河流域
【灭绝时间】:1987年
梅里特草鵐是一种小型鸣禽,羽毛呈黑色,间杂着-些深灰色,体长约0.15米。梅里特草鵐的栖息地位于梅里特岛的印度河流域, 顺着北部的约翰河直到布雷华县,这片不大的栖息地多为盐碱地。梅里特草鵐的巢通常筑于草丛中,非常隐秘难寻。它们主要以那些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如蚱蜢、蟋蟀和蜘蛛等都是它们喜欢的食物。人们于1872年首次在布雷华县靠近盐湖的地方发现了梅里特草鵐。
1940年以前,它们的数量一直稳定地保持在4 000只左右。然而,为了控制和消灭成群的蚊子,人们在岛上大量地使用杀虫剂DDT,结果蚊子并没有被彻底消灭,梅里特草鵐的数量却因此而直线下降。到了1957年,大约就下降了70%,
20世纪50年代中期,人们又开始在梅里特草鵐的栖息地修筑大坝抵挡海水并引蓄淡水,大片的盐碱地以及伴生植物随之消失,梅里特草鵐的栖息地遭到了极大的破坏。梅里特草鵐于1967年被列为濒危动物名单之中。不知道是什么,存活下来的4只野生梅里特草鵐都是雄性。尽管人们极尽所能,就是没有能够找到一只雌性梅里特草鵐,甚至连一丝能够显示其存在的迹象都没有,如鸟雏、巢等。为了能够把梅里特草鵐的遗传属性保存下来,当时美国鱼类和野生动物署启动了一项保护计划,保护计划是采用同属的雌性斯科特草鵐与仅存的雄性梅里特草鵐交配。
但是结果并不像人们所想像的那样,杂交的梅里特草鵐种群特征并不显著,保护计划最后以失败而告终。找不到雌性伴侣的最后一只雄性梅里特草鵐于1987年6月16日孤独地死去,杂交的梅里特草鵐也在1989年夏天死去。到了1990年,美国鱼类和野生动物署不得不宣布梅里特草鵐灭绝,并把它从濒危动物名单上删除。
梅里特草鵐的灭绝时间: 198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