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双龙耳万寿纹碗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乾隆帝嗜玉如命,现在故宫博物院的3万件玉器,多数为他所藏,他甚至把自己的16个儿子也都以玉器的名字命名,比如嘉庆皇帝起名叫 琰,琰就是古玉名。清廷自乾隆二十七年在伊犁河北岸设立伊犁将军驻节之城后,从此,新疆和阗玉从开采、运输到制作,就被清政府完全垄断,各种制作贡品的玉石原料源源不断地运往内地。

充足的原料并未让乾隆爷忘记节省。一次内务府进贡了几件苏州工的镂雕容器,玲珑剔透的玉器,并未取悦乾隆皇帝,反而遭到他严厉的批评。皇帝当即颁下谕旨,禁止再制作这类玉器,因为容器经镂空之后就没什么用处,即使不当容器使用,通体透雕也会破坏玉质莹润光泽的美。

故宫就藏有一件白玉桐荫仕女图摆件,是用琢碗时剩下的弃料做成,设计巧妙,别具匠心。此器中间开启一道门缝,两侧两位婀娜仕女相互探望,底部刻有乾隆御题诗。

这件用琢碗弃料做成的白玉桐荫仕女图摆件,今天已被定为国宝,那用这块上好白玉制成的碗在哪里呢?200多年来无人知晓。2004年4月香港佳士得拍卖了一件乾隆白玉活环双龙耳万寿纹碗,其做工精致,造型典雅,玉质洁白润泽,毫无瑕疵,属于上好的和阗白玉。当时成交价为1933万港币(约合人民币2049万元)。没准儿此碗就与故宫中陈列的摆件出自同一块玉料呢!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