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嘉浜原是上海的一条河道,东接黄浦江,西连蒲汇塘,是上海旧城厢正中的干流,也是上海进入松江府的运粮内河。全长10公里。上海开埠前,沿浜是商业、交通中心,为县城外的繁华地带。1847年法国天主教在徐家汇兴建教堂、修筑马路,将肇嘉浜与上游水源切断,成为无源之水。1860年清政府为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军,勾结租界当局,同意在租界之外修筑“军路”,沿浜南岸修筑徐家汇路,不久华界也沿浜修筑斜徐路,由于河浜两边分别隶属租界与华界,肇嘉浜成了大家都不管的河浜。江浙一带逃难来上海的难民把小船停在河滩边改建为“船户”,有的还形成了独特的“水上居”。沿浜百姓随意将垃圾倒入浜中,1880年以后肇嘉浜成为臭水浜。抗日战争爆发,难民大批聚居于此,成为上海主要的棚户区之一。当时,在打浦路西一段的肇嘉浜臭水浜,有“上海龙须沟”之称。
进入近代以后,肇嘉浜发生了重大的变化。1847年法国天主教在徐家汇南面圈地,大兴土木,兴建教堂及教会机构设施,使肇嘉浜上游严重阻塞;1860年至1862年太平军发动东进时期,清政府与上海租界当局建立暂时的联合,为了军事行动的方便,上海道台允许租界当局在租界以外的地方铺筑马路,“以利军行”,这种经上海道台批准,租界出资在租界之外的地方修建的马路后来被叫作“越界筑路”。1861年,法租界就沿肇嘉浜路北岸筑了一条从斜桥至徐家汇的马路,当时定名为“法徐家汇路”,以后,上海地方政府也沿肇嘉浜南岸筑斜桥通徐家汇的路,取名“斜徐路”。进入近代后,一方面肇嘉浜上游阻塞,水流不畅而淤塞严重,而另一方面,随着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城市垃圾量更是以数倍增加,到了19世纪后期,肇嘉浜不仅失去了其航运的的功能,还成了上海城市的主要污染源,1906年,上海地方政府出资填肇嘉浜的打浦桥以东段筑路,其中斜桥至打浦桥段即徐家汇路,斜桥至方浜路(填方浜筑路)为方斜路,老西门至黄浦江段初名“肇嘉浜”,后改名复兴东路。
“越界筑路”往往成为列强扩张租界的手段,1914年,袁世凯以上海法租界逮捕、引渡革命党人,镇压租界内革命活动为条件,同意法租界扩张,此后,肇家浜成了法租界与华界的分界河,这条二界共享的界河事实上却成了二界共不管的河,它的污染速度又进一步加快,成了名副其实的“臭水浜”。
1949年上海解放后,陈毅市长十分关心肇嘉浜的改造,经过多次论证,决定再次填浜筑路,肇嘉浜连同南岸的斜徐路,北岸的徐家汇路建为双向多车道林荫大道,并命名为“肇嘉浜路”,这就是肇嘉浜路的来历。当斜徐路被并入肇嘉浜路后,上海有斜徐东路和斜徐支路,而没有斜徐路;同样,打浦桥至徐家汇的徐家汇路被并入肇嘉浜路后,剩下的那段徐家汇路就不通徐家汇,而且也不在徐家汇境内,这给通讯或找人带来一些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