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家岭管理区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屈家岭管理区即五三农场,是湖北省土地面积最大的国营农场,由李先念同志在

湖北工作期间亲自破土奠基,于1952年开始垦建,1953年正式命名,原属于湖北省农垦事业管理局,2001年11月属地管理,成立荆门市东宝区屈家岭管理区。

一、地理位置

屈家岭管理区位于荆门市的东南部。东邻京山县雁门口镇,西接京山县永隆镇和钟祥市旧口镇,南抵天门市渔薪镇,北界钟祥市长滩镇和京山县石龙镇。管理区自东南向西北,呈一斜长地带,南北斜长55公里,东西横宽10公里左右。

二、自然条件

屈家岭管理区背靠大洪山麓,面向江汉平原,有山、有水、有丘陵、有平原。全区地势东北高,西南低,东北半边丘岗起伏,蜿蜒连绵,海拔高程一般在100米左右;西南半边沃野百里,一展平川,海拔高程一般在32-37米之间。

三、历史沿革

屈家岭管理区原名为五三农场。据《读史方舆纪要》考证,管理区所在地区古属荆州(古九州之一)领域。春秋战国时属楚郧子国。《左传》记载“吴败楚师子于雍滏”,即管理区中部地区的司马河。西汉末年绿林起义,东汉光武帝刘秀联合绿林军,曾在这一带与王莽作战。三国时期,诸葛亮屯兵雁门口,蜀将关羽曾征战于此。唐朝尉迟敬德元帅在管理区所在地区西端寨木山上亲自监造罗汉禅寺,为唐代全国有名的大寺。南宋末年,京西马步军副总管马荣,曾与元兵战于雁门口大脊山。太平天国时期,一支太平军曾驻扎在汉宜公路南侧的何家山仙人洞。第二次国内革命战国时期,这一带是贺龙将军领导的湘鄂西苏区的一部分。抗日战争时期,李先念将军领导的豫鄂边区人民,在这一带与敌人展开了英勇斗争。1935年7月8日,钟祥罗汉寺南面水口潭处汉江遥堤溃口成灾,这里一个个村庄被冲为废墟,形成大型沙岭、洪沟和湖沼泽地。1952年10月,中南军政委员会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决定在这片百里荒原上开办国营农场。1952年11月7日筹备建场时的原名是“国营沙洋机械农场”。1953年2月20日湖北省委书记、省政府主席李先念举行农场奠基礼。1953年10月22日以当年建场年号正式命名为“国营五三机械农场”。1956年定名为“国营五三农场”,其后,一直为省属大型国有农场。2001年10月,根据鄂发【2001】22号文,五三农场交由荆门市管辖,设立屈家岭管理区,作为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负责管理原五三农场区域内的经济社会事务。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