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纳2007-06-11 20:20在当今世界上,如果人们在议论著名的交响乐团时,芝加哥交响乐团那响当当的名字是肯定会名列前芽的,它如今已成为人类音乐文化事业上引以为骄傲和自豪的、出类拨萃的音乐艺术团体。多年来,这个乐团以其整齐化一的群体感、丰富细腻的音乐变化和绚丽多彩的风格及音响,强烈地吸引和感化着人们,并以其自身货真价实的实力,向人们充分展示了它作为世界超级交响乐团所拥有的雄厚基础,然而这种雄厚的基础却绝不是凭空而来的,翻开芝加哥交响乐团的史册,人们可以看到几代世界著名指挥大师为它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而在这一系列著名的大师中间,被世界公认为对芝加哥交响乐团的成长贡献最大的、为其打下牢固基础的人物,就是本文的主角——菲里茨·赖纳。
菲里茨·赖纳是20 世纪著名的匈牙利指挥家。他于1888 年出生在匈牙利的首都布达佩斯,早年曾就学于布达佩斯的李斯特音乐学院,在校期间他主要学习钢琴和作曲,与此同时,他还在布达佩斯大学里兼学法律。1909 年,赖纳开始涉猎指挥艺术,这一年,他担任了布达佩斯喜歌剧院的副指挥,这期间他主要负责合唱团的训练。1911 年至1914 年,他担任了几年布达佩斯民族歌剧院的指挥。这段时间里,赖纳作为指挥家已逐步小有了名气,这使得他在1914 年离开布达佩斯民族歌剧院后,首次出国担任了德累斯顿国家歌剧院的首席指挥,在德累斯顿期间,赖纳不断地打开了自己的艺术视野,他与当时活跃于欧洲的前辈大指挥家尼基什、马勒和理查·施特劳斯等人频繁地接触,学习了许多指挥艺术方面的技艺和经验,这对于他日后更加广泛的指挥艺术生涯来说,无疑是一段受益匪浅的经历。赖纳在德累斯顿一直工作至1922 年,辞职以后,他便离开欧洲而赴美国开辟新的艺术途径去了,他先在南美洲的阿根廷等地作了短暂的停留和演出,然后又来到了美国定居并加入了美国籍。就在这一年,34 岁的赖纳受聘担任了美国辛辛那提交响乐团的首席指挥,他在这个乐团一直工作到1931 年,为这个传统悠久的乐团的发展做出了十分有价值的贡献。 1931 年以后,赖纳在美国著名的寇蒂斯音乐学院中担任了指挥教授,其实,在教学方面赖纳也是一位出色的能手,在担任寇蒂斯音乐学院教授的八年时间里,赖纳曾教育出了许多指挥艺术人才,多的不用说了,仅举一个例子就已很能说明问题了,后来蜚声与世的指挥大师伯恩斯坦,就是赖纳当年在寇蒂斯音乐学院教的学生。 1938 年,赖纳重又开始了他作为指挥家的艺术生涯,这一年,他走马上任,将匹兹堡交响乐团常任指挥的席位拿到了手中,而且一干就是整十年。从1948 年开始,他又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担任了五年的音乐指导与常任指挥。 1953 年,赖纳赢来了他指挥生涯中最为辉煌和重要的时刻,这一年,他受命担任了正处在危机状态中的芝加哥交响乐团的常任指挥,从这以后,赖纳直到1963 年逝世为止,一直都没有离开过芝加哥交响乐团,他在担任芝加哥交响乐团常任指挥的十年中,以其超凡的能力和出色的手腕,神奇般地使芝加哥交响乐团摆脱了厄运,并且赢来了该团建团史上最令人称道的“黄金时期”。
前面已经提过,赖纳作为20 世纪最伟大的指挥大师之一,他的主要功绩之一就是挽救和培养了芝加哥交响乐团。在赖纳接任以前,芝加哥交响乐团曾经有过一段十分辉煌的时期,然而随着担任该团首席指挥达37 年之久的著名指挥家斯托克于1942 年的去世,这个乐团便开始陷入到了一个明显的衰落时期,1953 年赖纳接任以后,竟然在短短的几年里就将乐团的演奏水平恢复到了世界一流的高度,而且在以后的几年里越来越好,芝加哥交响乐团那块响亮的牌子,又被赖纳那奇迹般的魔力高高的树立了起来,而赖纳本人也因此受到了人们的交口称赞,他那作为杰出指挥大师的崇高威望,亦被人们十分自然地树了起来。
赖纳是20 世纪指挥史上最出名的“严厉派”指挥家之一,在某些方面,他甚至比托斯卡纪纪还有过之无不及,赖纳的异常严厉的指挥作风,是20世纪早期指挥艺术中的一种很有代表性的现象,当时世界上许多乐团都没有民主性的“乐队艺委会”或工会性的组织,在某种程度上,指挥一人说了算的方式还很盛行,而这些条件,在许多方面都助长了赖纳那暴躁的性格和作风。据说,赖纳在乐队队员面前很少露出笑容,排练时谁要是出了不该出的错误,他便会狠狠地用眼睛瞪着谁,并同时向他伸出两个手指,那意思就是要扣掉此人两个星期的薪金。
赖纳的粗暴的确是有着许多不近情理的地方,但不容置疑的是,他的确是一位具有高超才能的指挥家,他有着极为出色和富有成效的训练乐队的方法和高雅的艺术鉴赏力,他就是以这样的能力和方法,再配以施行铁一般的纪律,才把芝加哥交响乐团训练成为世界上最精确的,适应能力最强的交响乐团之一,因此,针对这一切,曾在赖纳任职期间担任过芝加哥交响乐团首席圆号的世界著名的圆号演奏大师法卡斯在评价赖纳时说到:“赖纳虽然是一个性格粗鲁的人,但毫无疑问,他是一个伟大的音乐家。”其实,赖纳的粗暴和严厉并非没有好处,恰恰相反,在当时芝加哥交响乐团正陷入到一种混乱和危机状态的关头,如果不是赖纳所具有的那种超乎寻常般的严厉作风,恐怕是不会收到那样好的效益的,只不过赖纳的这些作法对于今天的情况来说是不合时宜罢了。
赖纳是一位具有高雅的艺术气质和朴实的指挥风格的指挥家,他在指挥时手势简练,表情漠然,然而指挥演奏出的音乐的效果却十分的丰富多彩。他是一位热衷于忠实原作的指挥家,这一点他与托斯卡尼尼有着相似之处。赖纳在排练和指挥作品时,对于作品的织体结构有着十分清晰的掌握,对速度和节奏的把握尤其精确,在指挥戏剧性很强的作品时,(如歌剧及浪漫派的交响乐作品)他所把握的分寸感亦是十分令人信服的。
赖纳不但是一位技艺非凡的指挥家,而且还是一位掌握着丰富演奏曲目的指挥大师,从作品的体裁方面来看,他也是既擅长指挥歌剧,又擅长指挥交响乐作品的指挥家。作为一名歌剧指挥家,他曾指挥德累斯顿歌剧院、大都会歌剧院和科文特花园歌剧院等世界最著名的歌剧院,演出过大量各个时期的歌剧作品,而作为交响乐指挥家,他曾和由他率领的芝加哥交响乐团一起,演奏了相当数量的经典作品。赖纳作为一个名指挥家,不像有的指挥家那样仅善于指挥一种民族风格的作品,而是对各种风格的作品都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演释,他不但善于指挥贝多芬等德奥作曲家的作品(如贝多芬的交响曲,瓦格纳的歌剧和理查·施特劳斯的交响诗),而且对德沃夏克等斯拉夫民族作曲家的作品,他的演释也是非常清湛的,至于对他本民族作曲家的作品(如巴托克、柯达伊等人),他的演释更是精确得令人赞叹不已了。
赖纳在他一生繁忙的指挥生涯中,录制了大批具有权威性的唱片,其中最有收藏价值的有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命运)、《第六交响曲》(田园),舒伯特的《未完成交响曲》,德沃夏克的《第九交响曲》(新世界),雷斯庇基的交响诗《罗马的松树》、《罗马的喷泉》,理查·施特劳斯的交响诗《死与净化》,普罗科菲耶夫的《基日中尉》,勃拉姆斯的《匈牙利舞曲》,德沃夏克的《斯拉夫舞曲》和巴托克的《弦乐、打击乐和钢片琴音乐》等等。
赖纳是20 世纪老一辈指挥大师中的佼佼者,也是一位在指挥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人物。1963 年,赖纳以70 岁的高龄在美国的纽约去世,全世界都为失去这位杰出的艺术大师而感到深深的惋惜,他那充满魅力的指挥风采,早已深深地印刻在人们的脑海中,现在,当人们提起赖纳时,这种风采便会极其自然地浮现在人们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