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锦波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汤锦波教授是国际上享有很高声誉的手部屈指肌腱和腕关节外科专家。1963年11月生,1985年毕业于南通医学院医学系,1992年在日本札幌医科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为南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十大重点医学研究中心-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手外科研究中心主任,国际手外科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是全国手外科学会青年委员,并担任英国手外科学会顾问委员会委员,《Journal of Hand Surgery》英国和欧洲卷编委,美国哈佛大学客座教授,他担任着包括《Journal of Hand Surgery》、《中华手外科杂志》在内国内外9个学术杂志的编委,还担任《中国上肢外科杂志》副主编,曾是江苏省最年轻的临床医学界教授。历任骨科主任、医学系主任、南通大学附属医院院长、南通医学院教务处处长、手外科研究中心主任等职。他擅长手部肌腱损伤的修复、腕关节不稳定的诊断和腕部骨、关节损伤的临床手术修复,自体静脉束间移植治疗周围神经缺损。他曾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江苏省青年科学家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美国手外科学会Emanuel Kaplan奖。他从事的《屈指肌腱无人区亚分区理论及损伤处理研究》为国内外首创,对屈指鞘内肌腱损伤的修复原则及方法有重要指导作用,把疗效从原来的优良率60-70%提高到85%;此分区理论及处理原则在国际学术界具有很大影响,被国外称为“汤氏分区”。他提出了新的肌腱愈合理论,创立了新的屈肌腱鞘修复理论和方法,总结提出了一个新的综合症概念,即“腱鞘综合症”,成为现代腱鞘修复重建理论的主要创始人,所设计的肌腱缝合方法被称为“汤氏肌腱缝合法”。这些成果被誉为手外科70年来有划时代价值的成果,解决了半个多世纪以来的难题。《腕关节不稳定的研究》在国内首先研究前臂远端骨折发关节不稳定的发生情况及发生率,引起手外科医生普遍重视,对处理前臂远端骨折和腕损伤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他在国内外发表论文50多篇,列我国本领域学者之最;他的工作推动了我国本领域的发展,提高了我国手外科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在手外科的医疗实践中发挥了很大的社会效益。汤锦波思维敏捷,学风严谨,工作作风踏实,具有十分优秀的科学研究素质。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