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山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嵊山是我国渔港重镇,古称乘名山、神前山、陈钱山或尽山等。位莱园镇正东35.2公里处,西近枸杞岛,两岛的最近岸距仅700米。 嵊山旧名“尽山”,意"诸岛至尽也,而曰尽山"。也有叫"陈钱山"的。清光绪时,已形成渔港集镇。光绪《江苏沿海图说》载"陈钱山、二百户、渔时约千户。船只七八十号,客渔船千号"。渔汛时节,开行设店颇多,市场十分繁荣,1934年建镇,1949年为国民党嵊泗县政府和江苏省政府驻地。1950年7月8日解放,同年11月建嵊山镇人民政府。岛上现有行政村9个。2000年有居民3287户,9835人。周围海域即为著名的嵊山渔场,处舟山大渔场中心区,盛产各种鱼、虾、蟹类,有“天然鱼仓”之称。渔场在20世纪70年代全盛时期,仅浙江渔民在该海域的捕获量就有40万吨,最高年达60万吨。尤其冬季带鱼汛期间,江、浙、闽、鲁、辽、冀和沪、津6省2市的15万渔民,万艘渔船云集嵊山海面,堪称全国最大渔汛,捕获量占东海渔区首位。嵊山渔港处岛西侧,港区由大玉湾、泗洲塘、箱子岙湾和枸杞岛的三大王湾、里西湾组成,面积695万平方米。港埠繁荣,已列入国家一级渔港和二类开放口岸,建有全国最大的渔业通讯电台 嵊山集中台。近年发展海洋养殖,成为浙江省最大的鲜活海产品出口基地。渔港之夜是一个诱人的场景,每当船舶避风,连樯结橹,灯火绵亘10余里,形成华丽的海上都市。

嵊山岛域面积4.22平方公里,形如"7"字。最高峰陈钱山,海拔213米,登此山可鸟瞰全岛。元代前已有人定居岛上,在明代又为海上御倭要冲,嘉靖三十四年(1555),名将俞大猷曾率水师屯泊于此。1934年始建嵊山镇,镇政府驻箱子岙,为全国文明城镇,居民约1.1万人。岛上景观除渔港风貌外,自然景观也相当怡人,可爱的奇石象形有双人石、夫妻峰,峻险直泻如东崖绝壁等。东崖是分布于岛东部的一组海蚀崖,岩性为浅肉红色钾长花岗石,自后岭头屿至鳗鱼头岛,势自山腰颓然直泻入海,形成连绵3公里的陡崖绝壁,最高处达70余米,山花藤萝附壁悬挂,长波涌浪穿礁拍崖,激荡轰鸣,气势雄浑壮观。

嵊山岛为浙江省嵊山镇政府驻地,是马鞍列岛的政治、经济中心。位于嵊泗县境的东部,距县城菜园镇33.3公里。陆域面积4.22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19.26公里。岛呈北西--南东走向,地势东高而西南低,呈不规则"7"字形态,最高点陈钱山海拔213.5米。

嵊山是嵊山渔场的中心基地。嵊山渔场曾是全国最大的渔场之一,有天然鱼库之称。嵊山海域为嵊山渔场的主体区域,盛产带鱼、乌贼、鲳鱼、虾、梭子蟹、鳗鱼、大黄鱼、石斑鱼等。

嵊山是嵊泗列岛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景区面积2.2平方公里,有自然及人文景点7处。其中,鳗嘴头东崖最为著名,礁石造型奇特,惊涛骇浪,险峰耸立,连绵数里,蔚为壮观。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