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尼系数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吉尼系数

什么是吉尼系数?吉尼系数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吉尼,根据洛伦茨曲线,于1922年提出的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指标。它的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不平均分配的百分比。

吉尼系数最小等于0,表示收入分配绝对平均;

最大等于1,表示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

实际的吉尼系数介于0和1之间。

吉尼系数越大,则收入分配越不平均;

吉尼系数越小,则收入分配越接近平均;

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

若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

0.2-0.3表示比较平均;

0.3-0.4表示相对合理;

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

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目前,我国共计算三种吉尼系数,即:

农村居民吉尼系数、

城镇居民吉尼系数、

全国居民吉尼系数。

吉尼系数0.4的国际警戒标准在我国基本适用。

专家建议:在单独衡量农村居民内部或城镇居民内部的收入分配差距时,可以将各自的吉尼系数警戒线定为0.4;而在衡量全国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时,可以将警戒线上限定为0.5,实际工作中按0.45操作。

今天新闻看到:中国贫富差距继续拉大。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认为,中国目前的吉尼系数为0.45,占总人口20%的最贫困人口占收入和消费的份额只有4.7%,而占人口20%的最富裕人口占收入和消费的份额高达50%。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已经突破了合理的限度。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