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荆家镇陈桥村陈桥村位于淄博市中北部,地处东经117°57′,北纬37°2′。南邻孝妇河,滨博高速从村子东边掠过。陈桥村现有1086户,3803人,实有耕地面积2876亩,从事农副产品加工的草绳专业户48户,从业人员208人,个体印刷业户8户,从业人员826人。全村现有党员总数136名。
明初,陈姓从枣强迁此郑满沟边定居,并修桥以便往来,故名陈家桥。1949年始,简称陈桥。清同治三年,有史为证,《陈氏世谱》载:“吾祖明初,由直隶枣强迁居新城县北、去城十八里陈家桥”。

陈桥村素有“草绳专业村”“中国学生作业之乡”之美称。农业发达。虽然是农村,在上世纪80年代村子里的工厂有很多,效益很好。
“荆家牌”实秆芹菜是荆家镇名菜,栽培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该芹菜始于1904年),具有较高的社会知名度。建国后陈桥村陈公祥合作社于1957年在自己的芹菜试验田内,经过精细管理,每株芹菜重量达到一斤左右,折合亩产14400公斤。当年陈公祥出席全国劳模大会,受到毛主席、周总理、邓小平同志等中央领导的接见,并合影留念。同年,该芹菜标本在全国农展会参加了展出。荆家实秆芹菜系经过多年优中选优、采用老根留种的方法逐年提纯复壮而成。其主要特点:植株生长势强,叶色深绿肥大、花叶形,叶缘缺刻较深,多叶;叶柄肉质肥厚,实心,纤维少且质脆,风味清香,适于生调和热炒食用,是深受消费者喜爱的一种蔬菜产品。叶柄外部较圆,一般为7-8条小棱,内侧有较浅的瓦沟。株高一米左右,茎秆绿色、茎短缩较小。主根入土较深,侧根较少,根毛主要分布在入土10-15厘米处,生育期100-120天,耐运藏,品质好,产量高,一般亩产5000-7000公斤。适应性强,较耐寒,冬性强,不易抽苔。从春季到秋季均可以进行播种,基本上实现周年生产、均衡供应。
近年来,陈桥村高度重视芹菜产业发展,积极推广芹菜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提高了芹菜产品质量。对芹菜产业实行了统一供种、统一技术规程、统一销售等社会化服务,促进实秆芹菜产业的快速发展[4]。
2 、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凤新街道陈桥村陈桥村位于潮州市西车站西侧,属新城区,是市委、市政府的所在地,区域面积约2.7平方公里,下辖陈桥、十亩、新埔、后人家、龙翔寨等五个自然村,现有人口9274人,其中农业人口4676人,非农人口4598人。有小学1所,幼儿园9所,卫生站1个,卫生分站11个。
陈桥村充分利用自身的地缘优势,着力抓好经济建设。连年来,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认真规划利用集体的各类划留用地、企业腾退地,投资405万元,建成了占地约100亩的陈桥工业区,引进企业54家;针对区域地处新城区,交通便利,人群密集这一特点,致力于发展商贸行业,投资1000多万元,建设新洋路、潮枫路、绿榕路及永安路等沿路沿街铺面600多间,投资250万元,建成陈桥综合市场一座,将位于柑园片的50亩集体划留用地与腾瑞房地产开发公司合作开发大型商住楼,一方面增加集体收入,繁荣社区经济,另一方面又有力地推进了社区的城市化进程;认真做好现存6000多亩山地的开发利用,投资200多万元,建设从富丽广场至龙翔寨的10米宽公路,改善山地交通条件,大力发展水果种植,使“三高”农业效益水平不断提高;建立健全集体经济管理制度,强化合作医疗监管,着力盘活集体资产。二00四年,村实现营业收入43900万元,工业产值28710万元,农村人平收入5469元,各项经济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年度预期目标。
陈桥村注重抓好精神文明建设。投资430万元,对全村供水设施进行改造,实现自来水的直供抄表到户;投资500多万元,建设后头沟永安路沟路结合改造工程,解决沿沟居住群众雨季遭受“内涝水浸”和“行路难”问题;投资600多万元,对村内道路进行整体规划翻新,加盖水泥路面,切实改善村内交通环境;全面实施垃圾袋装化,营造卫生清洁的生产生活环境;完善幼儿园的配套建设,提高教学条件,使其成为区的一级幼儿园;加大清理清查力度,强化对村庄建设的规划管理,对违章建筑物进行拆除,二00一年村作为“城中村”建设管理示范单位参加了市的经验交流会,受到上级有关部门肯定;二00三年以来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村民自治模范村”和“固本强基工程示范村”称号。
3、湖北省鄂州市泽林镇陈桥村陈桥村以陈家桥得名。村部设在朱家垴与舒礁臼中间。陈桥村是省级贫困村,以农业、林果业为主。近几年,着手开发凤凰山旅游项目,修建了两条盘山公路,修复了凤凰山寺庙。18个自然湾,耕地面积194.6公顷,人口3979人。
徐太湾、陈桥(桥头)、陈振武、杨万湾、朱家湾、新屋下、方冲、邵家要(别名邵家堰)、潘家湾、马家湾(刘马)、金家畈、张王泗、石头咀、曾家湾(别名曾黄)、韩伏泗、刘兴陈(别名刘兴)、金家边、舒礁臼
4、安徽省固镇县石湖乡陈桥村基本情况
石湖乡陈桥村位于石湖乡西南、五固河北岸,“村村通”公路从村东边通过,交通十分便利。党支部现有党员52名,1名预备党员,支部共有5个党小组,班子成员3名,设1名支部书记、2名委员。该村辖4个自然庄共有住户484户,总人口2214人,总劳力1209人,流出人口600余人。
经济产业
土地总面积5636亩,人均占有土地2.54亩。年农业总产值800余万元,农业人均收入3600余元。农业生产主要以小麦、花生、瓜套棉为主,养殖业以猪、羊、鸡为主,村内有家具厂1个,农村维修部1个,代销店5个,小作坊1个,多种经济发展给陈桥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1]
5、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牛庄镇陈桥村基本情况
陈桥村位于原西范乡驻地西南七公里处,共有108户,330人,耕地面积656亩。以农业生产为主,主要种植棉花、小麦。2006年人均收入达3860元左右。
村庄建设
旧村改造基本完成,硬化街道7条,共2300米,排水沟4600米,电网改造基本完成,新树立路灯41盏,自来水入户率100%,有线电视入户率100%。新开挖沟渠13条,村内卫生整洁,有专门保洁队伍,建成垃圾集中房4座。新建文化大院1处,活动场地1处,健身路径1条。[2]
村史简介
陈桥村,位于西范乡政府驻地西南七公里处。系清光绪年间,卢家村卢姓、陈庄村刘姓、石家庄张姓,为种地之便,紧靠支脉河盖土屋,始称河屋子。后繁衍生息为村。民国八年,陈庄村陈氏家庭,为到支脉河南种地方便,在河上建桥一座,称陈家桥。河屋子三百三十一口人,以卢、刘、张姓居多。历史上以农业为主。主产小麦、玉米、豆类和棉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日趋繁荣。[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