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姓渔户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户政名。清初“贱民”之一,惟浙东有之。相传是元末陈友谅部被朱元璋战败,其部将陈姓、钱姓、林姓、李姓、袁姓、孙姓、叶姓、许姓、何姓九族子孙,被明廷所贬,生活于浙江之江河水上,以打渔、运载为业,兼事娼妓,禁止改从他业和登岸居住。乾隆三十六年(1771)谕令浙江九姓渔户照乐户、丐户一体报官改业后及四世者,准报捐与应试。

九姓渔户 是旧社会流动在钱塘江上的陈、钱、林、袁、孙、叶、许、李、何九姓,且大都以捕鱼为生,因此有“九姓渔民”、“九姓渔户”之称。九姓渔户”的起源,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认为他们是南宋亡国大夫,因爱严陵山水,带着眷属避世而居船上,以捕鱼为生,一舟双桨,自得其乐,不与当地居民通婚,以明不践元土,薇蕨首阳之意。因他们都是世代望族后裔,平日娇生惯养,故谋生乏术,后来只好靠卖唱度日。另一种认为他们的祖先是元末明初陈友谅的部属。后来朱元璋做了皇帝,将他们贬为渔户贱民,不准上岸,不能与平民通婚,不准读书应试,上岸不准穿鞋。官家有事还要应召服役。 杭州九姓渔户大都船泊江干一带,俗称“花船”,专门在设宴接待赴上江官员和富商大贾时充当伴唱陪客。清同治五年(1866年)呈报上司批准:“裁九姓渔户,准令他们改贱为良”。民国以后,江干九姓渔户即已上岸聚居在花牌楼一带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