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拓《玉版十三行帖》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明万历时出土于西湖葛岭。拓本一册一开,长43厘米,宽20.7厘米,并钤有“子祺”、“古山堂读书印”等章。有两开为钤章,其中有一方章几次钤和倒钤情况。有改亭父跋和徐汉苍题观款。文为晋王献之小楷,自“嬉”字起,至“飞”字止,共有二百三十四字。据传真迹在宋尚存九行,贾似道又得后四行成十三行,以碧玉刻之,故世称《玉版十三行》。此版出土后,康熙中为翁嵩年所得,贡入清内府,1860年圆明园被英法联军焚毁,石复流入民间,1962年为上海博物馆所得,转归北京首都博物馆。在《碑帖叙录》、《善本碑帖录》等书中有著录。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