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指挥学院通信指挥学院位于武汉市汉口中心城区,有汉口教学区,滠口教学区,甘露山野外训练基地,赤壁实验基地,总面积近1000亩.为了学院长远发展,学院在武汉市东西湖区新征1200亩土地作为新校区(在建).
学院历史悠久,前身可追溯到1931年2月,时为红军第一方面军第一期无线电训练班.随着红军的不断发展壮大,训练班先后变更为中央军委无线电学校,中国工农红军通信学校,中央军委通信学校,中央军委电讯工程专门学校,晋冀鲁豫军区通信学校.在此基础上,1948年11月由刘伯承元帅和邓小平同志在郑州创建中原军区电信专科学校.之后,历经辗转,数易校名,1975年移至武汉现址,1986年定名为通信指挥学院.从红军通校到通信指挥学院,经过7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院已成为全军通信兵最高学府,形成了具有全军性,综合性和应用性的办学特色与优势,是我军复合型通信指挥与信息化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学院英才辈出,从诞生以来,为全军部队输送了4万多名通信指挥人才."季卜枚教学法"享誉全军."信息化建设铺路石"沈树章教授的先进事迹在全国各大媒体广泛宣传,并被中央先进性教育办公室作为"时代先锋"隆重推出.及燕丽教授光荣当选党的十六大代表.
学院学科建设特色鲜明,现有多个国家级,军队级重点学科,有近20个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多个培训专业,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的技术密集的指挥与技术交叉渗透的综合性学科专业体系.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以数十名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国家和军队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中青年专家为代表的高素质师资队伍.目前,教研人员中,正副教授,研究员近200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120多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4名,享受全军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岗位津贴专家23名,有9名总参优秀中青年专家,11人被评为全国,全军优秀教师,67人获得军队院校育才奖,5人获总参"人梯奖".涌现出季卜枚,沈树章等一批在军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的首席专家,学科带头人和总参通信部名师.
学院思想政治建设扎实有效.院党委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胡主席一系列重要指示统领学院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不断增强,在全军,总参举行的学员思想政治教育检查评估中取得优异成绩.
学院正规化建设成效显著,曾被总参评为贯彻共同条令先进单位,甲级卫生达标单位,营房基建先进单位,财务管理先进单位.
军委副主席郭伯雄,徐才厚,原副主席张震,张万年,迟浩田以及其他离任和现任的总部首长先后来院视察,对学院的建设发展给予充分肯定和积极评价.
在新的起点上,院党委决心带领全院官兵,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忠实履行我军历史使命,紧紧围绕军队信息化建设的迫切需要,发扬我军"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按照争创全军一流中级任职教育院校的目标,励精图治,顽强拼搏,锐意改革,创新发展,为推进我军信息化建设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