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共和国早早陨落的将星卢德铭(Lu Deming):我党年轻将才 2009年度自贡骄傲
卢德铭,1905-1927,又名继雄,字邦鼎,号又新,四川自贡人,1905年6月9日出生于四川自贡双石乡狮子湾。1921年,卢德铭考入成都公学。中学学习期间,卢德铭开始接触《新青年》等进步书刊,接受马克思主义。面对帝国主义瓜分中国,军阀连年混战,卢德铭决心学习军事,以武力打倒列强和军阀。1924年春,卢德铭考入黄埔军校,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校期间曾受到孙中山入学面试和“全校学员要以德铭为学习楷模”的表彰。1925年毕业后,留校在政治部组织科当科员,曾参加讨伐军阀陈炯明的东征。1925年11月,调任国民革命军第4军叶挺独立团连长,北伐战争中参加汀泗桥、贺胜桥和攻克武昌等战役,屡建战功,后升任第1营营长、第73团参谋长,第四集团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即武汉国民政府警卫团)团长。
1927年8月2日,卢德铭率警卫团前往南昌参加起义。未赶上南昌起义,遂转移到江西修水与平江、浏阳农军会合,参加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任总指挥。(毛泽东任前敌委员会书记)后任中国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师长。9月9日,卢德铭率警卫团参加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并任起义部队总指挥。秋收起义受挫,在9月19日的文家市前委会议上,毛泽东主张放弃攻打长沙,把起义军转移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山区。沿罗霄山脉向南转移的主张。卢德铭支持毛泽东的意见,对于会议统一思想,起了重要作用。会议经过激烈争论,最后通过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同年9月25日起义军向井冈山进军途经江西萍乡芦溪山口岩时,遭国民党军伏击,在掩护部队突围时英勇牺牲。卢德铭牺牲时,年仅22岁。毛泽东痛惜不已:“还我卢德铭!给我3个师也不换”
2009年9月14日,他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2、广东作家卢德铭1958年8月出生,笔名彦任、心存,男,生于广东中山市,1991年毕业于中山大学行政管理专业。1974年始随诗书画篆刻家余菊庵、梁逸、刘汉学艺,1975年高中毕业于中山市华侨中学,同年为知青下乡插队到郊区分农,1979年招工到中山温泉任美工、省总支书记。1984年调往中山市旅游局任团工委书记、武装部队部长、人事部助理等,其间曾就读北京齐售石艺术学院、中山大学,l995年调往中山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担任书画教授。l997年至现在中山日报社工作,之前增担任市艺大培训作心、中国书画函授大学中山学院书画教育工作。作品入选了《中国当代书倍家墨迹选》、《当代书画篆刻家辞典》、《当代书法篆刻大规》、《人民日报》、《菲律宾商的》,《大公报》、《文汇报》、《文化周报》、《现代书画家》、《华侨报》、《澳门日报》、《中国书画报》、《东方文化艺术报》、《大众美术报》、《书法报》、《中国书法》、等书刊,并多次被选送日本东京参加日本国书艺院主力的国际艺大展览(获金银、质奖章),北京主办的中日韩艺术巡回展和新加坡艺术展览。作品分别在全国性大赛、展览、报刊、选集、碑林、辞典及艺术组织中获奖、人选,被收藏共860多次〔曾家金、银奖、特等、一等奖和妙品、逸品奖)。多次在澳门、中山等地举办书画艺术讲座。淮海书法艺术学校终身书法导师、中国褒禅山艺术研究院艺大顾问,现是中国书协会员、广东省书协、中华书法艺术研究会、广东省青年书协、中国现代青年书画家协会、亚太平国文化艺术研究中心、郑州书画学院书画研究院常务理事、中国现代民族书画艺术家协会剧主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