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对美军的大规模战略轰炸,日本一直在寻找还击的办法。曾经设想和实施过的办法除了用潜水艇携带舰载攻击机对美国本土进行袭扰;用纸糊的气球从日本释放,乘高空气流飞到美国,投下燃烧弹和定时炸弹(飞象行动)外,还一直努力研制一种能从日本本土起飞,对美国进行轰炸的轰炸机。所以,从G5N(深山)、G8N(连山)、G10N(富士山),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但未能等到“富士山”开始试飞,日本即宣布投降。
其实,即使有小量“富士山”装备部队,也仅仅能在美国产生一点心理战的作用,对战争进程不会有任何影响。因为少量飞机形不成战略攻击力量。美国对日本的战略轰炸,以马里亚纳群岛的塞班、提尼安岛为基地,最多时共有B-29飞机500架;为了为B-29提供护航,还专门付出巨大牺牲,攻下硫磺岛,为护航的P-51战斗机提供基地。这些条件对日本来说是完全不能想象的。日本的国力不可能为部队提供数百架结构复杂,需要大量当时极度匮乏的轻合金等材料所构成的大型飞机。另外,设计一种可以从日本本土飞到美国腹地,再不着陆的飞回日本的飞机,即使在现代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当时成功的可能性就不大。
性能简表 :
代表型号 G10N1
制造商 Nakajima
研制年代 1945年
用途 重型洲际轰炸机
发动机 6*Nakajima NK11A 2500hp
最大速度 680KM/H
升限 10000M
最大起飞重量 16000KG
外形尺寸 翼展63.00M 机长:40.00M 机高:M
武备 4*20mm机炮 20000Kg炸弹(短距离出击) 5000Kg(攻击美国本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