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彩陶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临夏州历史源远流长,文化遗迹众多,临夏地域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就有人类繁衍生息,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的文化更是丰富多彩,遗址星罗棋布。据考古调查,目前全州境内有文物遗址548处,是中国新石器文化最集中、考古发掘最多的地区之一,素有中国“彩陶之乡”的美誉。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大型陶瓮“彩陶王”就出土于我州境内积石山县三坪遗址。原件彩陶王属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距今5000年左右,通高49.3厘米。以造型独特,花纹别致而闻名于世,故称为“彩陶王”。1954年出土于临夏州积石山县,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马家窑文化彩陶表面光洁,陶底橙黄, 以线彩绘,花纹瑰丽。彩绘多以平行线、同心圆、涡形花纹组成各种较案构成,常饰水波纹、平行弧线纹、宽带纹、锯齿纹、三角纹、葫芦形网鱼,栩栩如生。半山彩陶有黑红两彩相间,纹饰以锯齿纹为特点,两色相间成漩涡纹、水波纹、葫芦纹、菱形纹,半山彩陶造型浑厚典雅,纹饰繁密优美,是马家窑文化繁盛的标志。马厂彩陶体形较大,网纹、蛙纹形象生动、神韵俱佳。彩陶瓮的复制按4:1或1:1比例复制而成,还有复制的各种彩陶罐、盆、瓶和素陶等。彩陶复制品的生产,已经成为临夏的一个新兴产业,为了解祖国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增进中外文化交流起到了积极作用。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