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到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1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陈到

陈到(?-230)字叔至,汝南(今河南驻马店一带)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名位次于赵云,以忠勇著称。

【人物简介】官职:护军、永安都督、征西将军

爵位:亭侯

群英7陈到

【简明历史传记】陈到字叔至,汝南人,蜀国名将,一生无败,名位仅次于赵云,以忠勇著称。大约在196年刘备入豫州的时候就跟随刘备,保刘备征战四方,不可多得的将才,蜀汉元勋,刘备死后,多次参与诸葛亮北伐,期间斩杀魏国名将郝昭,大破郭淮、曹真,后与诸葛亮不和,派遣驻守永安。230年,陈到逝于任上。

【当阳之战】当阳之战刘备军团主要机构成员:

总司令:刘备

政委兼总参谋长:诸葛亮

刘备卫队(白毦兵)司令:陈到、赵云

大将:张飞、关羽等

后方镇守补给军总司令:刘琦

刘备率众南逃,曹军紧追,陈到作为刘备的近卫队长,负责保护刘备以及刘备家属的安全,陈到分配赵云保护刘备家属的安全,由陈到的亲自保护刘备的安全,一路上在张飞、赵云的帮助下,顺利掩护刘备南逃,为刘备的安全做出的巨大的贡献,可以说刘备的日后,盖陈到当阳之功也。

【夺益之战】前提:

刘备军团行动:

第一步:刘备以回救荆州为由,要求刘璋派给其川兵一万,刘璋只派四千残弱之兵,刘备借此激怒部众,诱杀刘璋部将杨怀、高沛,占据涪县城。

第二步:建安十八年,刘璋派部将刘璝、泠苞、张任、邓贤、吴懿等率兵攻打刘备,全被刘备击败,溃退至绵竹(今四川德阳北),吴懿率部投降。刘璋派护军李严、费观往锦竹督战,皆投降刘备。

第三步:刘璝、张任与刘璋之子刘循退守雒城(今四川广汉),刘备进围雒城,川将张任领兵出城在雁桥迎战,兵败被杀。刘备围攻雒城一年未克,军师庞统被流矢射死。刘备让法正写信劝刘璋投降,刘璋不允。

第四步:建安十九年,诸葛亮留关羽守荆州,与张飞、赵云率军溯江入蜀,增援刘备。攻克巴东(今四川奉节东)至江州(今重庆),俘虏了巴郡太守严颜。然后兵分两路:赵云在左,连下江阳(今四川泸州)、犍为(今四川彭山东);张飞在右,攻占巴西(今四川阆中)、德阳(今四川遂宁东南)。

第五步:诸葛亮等与刘备汇合时,刘备已经攻克雒城,几路大军共同包围成都(益州治所,今四川成都)。刘备派督邮李恢招降张鲁部将马超,令引西凉精兵进抵成都北郊,城中吏民皆震恐。刘备又派从事郎中简雍劝刘璋投降。至此刘璋投降。

其中,诸葛亮等人与刘备会合时,刘备已经攻克雒城,刘备攻打雒城时,刘备身旁并无人们所熟知的蜀汉大将,唯一跟在刘备后面的就是负责保护刘备安全的陈到,由于刘备久久未能攻克雒城,刘备此时的士气应该是低落到极点。据《三国志》记载,张任最终为刘备军团擒获并斩杀。

当时刘备军团主要机构成员:

总司令:刘备

政委兼总参谋长:庞统

刘备卫队(白毦兵)司令:陈到

刘璋方面投降军官(主要):吴懿、李严(李平)、费观

【夷陵(猇亭)之战】夷陵(猇亭)之战刘备军团主要机构成员:

总司令:刘备

政委兼总参谋长:刘备

刘备卫队(白毦兵)司令:陈到

先锋:吴班、冯习等

北方防卫大将:黄权

前方大将:张南、陈式、吴班、张南等

外交使臣:马良

战争过程(简):前期刘备一路东进,攻无不克,后用兵错误,导致火烧连营,大败,冯习、马良等阵亡,黄权投降曹魏。

败逃后:大家都知道刘备的卫队(白毦军团)是很厉害的,所以在刘备败逃后,陈到所率领白毦军团保护刘备撤退,白毦军团系陈到所督,故能以一当百,击退追兵,掩护刘备的撤退的过程中,陈到及其白毦军团立下了汗马功劳。

故 夷陵(猇亭)之战刘备得以苟活,皆陈到之功也。

【百日克四郡】建兴三年,与丞相诸葛亮南征四郡,陈到先登,孔明督军后继。勇冠三军,战无不克,至秋叛乱皆平。

【亲善魏延,重伤郝昭】建兴六年春,诸葛亮一出祁山,使陈到攻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大破曹真、郭淮,三郡闻风请降,关中震动。后孔明使马谡统兵,陈到多次劝谏都未被采纳。

至冬季,孔明出散关,围陈仓,粮尽而还。陈到与魏延断后,魏延斩杀曹魏大将王双,陈到亦箭中郝昭腹部。

因素与魏延相善,魏延不如意,每每诣陈到处诉苦,孔明深忌之,遣陈到驻守永昌,后因不得志,陈到郁郁而终。

【两个举措】一、为永安都督,守卫蜀汉东部重镇。

此举:

按一、陈到督领永安期间,蜀汉与魏、吴在此均无战役,这样相对于营造了比较和平的环境,既能有利于发展蜀汉东部经济、文化,也能加强蜀锦的外汇,以及魏、吴的技术引入蜀汉。

按二、缓解了蜀汉的经济压力、军事压力,为诸葛亮北伐营造了比较好的环境,可以说诸葛亮得以北伐很大一方面归功于蜀汉东部边境的相对安宁。

当时意义:使得刚经历夷陵之败的蜀汉得以东部地方养息安民。客观的增强了蜀汉后期的实力。

历史意义:保存了蜀汉的总体实力,延缓了蜀汉的灭亡,即使到最后邓艾伐蜀的时候,蜀汉东部也没有大的战事。

二、督练白毦军

按一、此军多次救刘备于危难之时,是蜀汉的主力部队。

按二、此军守卫蜀汉东部大门,是魏、吴不敢犯蜀汉东部边境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时意义:此军是先帝帐下的精锐,蜀国的上等部队,是蜀汉军队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意义:此军延缓了蜀汉的灭亡,即陈到亡30余年后,白毦军精英所剩无几时,蜀汉遂亡。

【跟随刘备时间】(约196年~230年)共计约36年

【陈到年龄】按史书载陈到亡于230年,生年不详,故按三国时人大约平均年龄计算,陈到亡时年龄约(50~55岁)故陈到大约为175年~180年生人。

陈到

【陈到特征】一、身高

要了解陈到的身高首先要了解三国时代的普遍身高。而了解三国时代人们的普遍身高特征则需要去看《三国志》,在《三国志》记载中,身高最高的是魏车骑将军何熙,为“八尺五寸”,根据史学家的研究,三国时期的一尺约等于现在的七寸,而现在一尺约等于33.33厘米,则何熙的身高为1.98米,算是个高个子了。在孙关龙老师《怎样看待古代人的身高》一文中,统计的《三国志》的21例身高数中,绝大部分在“七尺五寸”以上,则约在1.73米以上。这些人而且大多是有名的武将,所以他们的身高比一般人要高大。况且,他们大多是名门将相、达官显贵之后,生活水平、营养水平是要比一般人好的多的。根据现代人类学家长期的调查研究一致认为:营养好的阶层的子女比一般阶层的子女,要高出2~5厘米。[注①]所以根据这样的推理,取个折中的话,三国时期人们的平均身高应该在1.69米左右。且在孙关龙老师的《怎样看待古代人的身高》中西周至西汉时期的一些身高数中记载,在17例尸体中,男子11例,最高的是山西浑源西汉墓出土的成年男子,骨架长1.84米;最矮的是内蒙昭乌达盟西汉墓中出土的成年男子,身高不及1.57米,平均身高为1.67米。女性有6例,高的有长沙战国时期某6号墓中出土的成年女子,身长1.64米,矮的有新疆民车县尼雅遗址中发掘的东汉女尸,身长为1.49米。由此可见,西汉时期当时男人的平均身高也应该在1.67米左右,而经过了200多年后的三国时期,平均身高在1.69米也算是比较合理的了。

由此,陈到的身高也大致可以算出来了,首先陈到的家境如何,史书上没有详细介绍,估计在那个动乱的时候,既然史书没有说陈到的家世如何,那么大概陈到的家世也没有什么比较特别的,应该属于普通阶层。而最重要的是则是陈到做的职位是刘备的保安队长,既然能做到一国首脑的保安队长的话,陈到的身高绝对没有矮的道理,况且陈到当时负责训练蜀汉上等部队——白毦兵。而且陈到的名位常亚于赵云,在历史上赵云身高八尺,八尺相当于现在的1.86米左右,而陈到作为蜀汉上等部队指挥官,并且能和身高1.86米齐名。则说明陈到不会差到哪里去的。且史书中记载三国人物的身高中,比较矮的武将则是少之又少,只要吴国大将朱然“身长不盈七尺”;他的孙子张苍成年时“长六尺余”。其它的比较矮小的武将貌似就没有什么记载了。那么作为蜀汉的高级将官,陈到的身高则可以一目了然了。首先他的身高应该不低于1.69米,但是也不会太高,像何熙那么高的可能性也不会太大。所以,把陈到的身高定位在1.75米以上则是比较客观的。因此,在这里我初步看法陈到的身高应该在1.75米以上。

当然,我这里的初步认为的陈到的身高还不够能使大家认同,因为还有一些比如地理、遗传方面的原因没有考虑到,但是由于资料有限,这些方面也已不好考证了。

二、体重

既然在上文已经初步认为陈到的身高应该在1.75米以上的话,那么陈到的体重也是能大概的估测出来了。

首先,陈到作为将军,还属于那种国家元首的保镖将军,则不可能是肥胖的人。毕竟在那个动乱的时代,国家元首的安全不可能那么有保证的,那么只能依靠保镖的厉害。而当时曹操的保镖是许褚,他是个很强壮的人。那么对于长期奔跑逐命的刘备来说,他的保镖应该是更强壮、更厉害。所以陈到想当然就是那种浑身上下都是肌肉的超级猛男了。那么按照身体匀称的角度来看的话,体重77公斤才算超重,达到94公斤才算肥胖的话,陈到的体重也就应该在75公斤左右。

三、性格

史书记载当时人杨戏评价赵云和陈到的时候说:“征南厚重,征西忠克,统时选士,猛将之烈。”裴注的作者裴松之评价陈到“以忠勇称。”由此可见,陈到应该属于那种忠厚老实,勇猛有加,但是却不擅于耍心术的那种人。后人裴松之和时人杨戏都提到了陈到的忠,所以陈到应该是很忠诚的。这样的话,陈到的性格应该属于那种老实憨厚而不缺乏谋略的将领。

注释:

①节选自《化石》1984年第4期,有改动。

以上引自陈创著《陈到形貌特征推论》一文

【陈到之死】公元230年,陈到逝于永安,死因不明,按史书不记载死因者,多为正常死亡,故此陈到为正常死亡或病亡。

【陈到及其所统率兵马历史评价】征南厚重,征西忠克,统时选士,猛将之烈。──赞赵子龙、陈叔至(杨戏评价)《三国志卷四五蜀书十五 邓张宗杨传》

(陈)到所督,则先帝帐下白毦,西方上兵也。《诸葛亮集》(诸葛亮评价)

以忠勇称。──(陈寿评价)

[1]【网络恶搞陈到将军一文】蜀将陈到誓予傅彤等报仇。在白帝外百里,地名猿臂角,到将七百白耳长矛军士,每人使二丈长矛一根、带雁翎刀一把,分三队。左边芦苇洼、怪石群里,右边丘坞、矮木丛内,各伏二百轻甲;余下三百精骑,随己扎在中路口旁高阜。吴军追击在,当首先锋为朱才,乃孙吴老臣朱治长子。全综、李异二将在中队,朱桓、朱然、刘阿、刘陀押后,起军近万。前、中二部俱是铁骑,兵势汹涌而来。及至,蜀兵中间那队长矛兵,迎头封住路口,陈到手拈丈五水文枪,厉声喝道:“吴贼,莫欺人太甚!”吴将朱才血气方刚,加马上前,挺起月戟便斗。与陈到战不数合,到诈败退去,吴骑随朱才争相拥入丛丘道内。

李异、全综亦进。李异大喊:“直踩过去,一日内生擒刘备!”全综虽心微疑惑,也跟着冲入。至猿臂角腹地,道路两边,蜀军伏兵大起,两边只把长枪突刺来。那长枪凶狠、杆杆戳得要紧,吴军应对不迭,顷刻已惊倒一片。道本拥塞,铁骑招了长枪抢袭,骑士纷纷落马,其余自相挤撞。路深处的慌作一团沙,路外的不知情要投入,路浅的要撤出来,路口的溃散逃跑不止。吴军大乱。陈到那二百人,复返身一路捅扎猛烈,人人以一当十,回杀过来。陈到径绞住朱才。才年轻精猛,不顾全势危急,奋起反击。战到十合之上,陈到那根水文丈五长枪,如击浪腾空、天降飞雹,朱才抵挡不住,方知亚子龙之手段。死命撑开兵器回马,眼看尚仅存一道缺口,自顾自逃窜出去。陈到混阵冲杀,无人可挡。往来突撞,挑翻数十骑。李异慌忙去迎,敌陈到不三合,被到一枪刺中心窝落马身死。那全综身已带创,早自管撞开己部兵士,遁出道外。吴骑杀没大半,蜀军两边四百兵士同出,一处追杀吴军。陈到马快,竟瞅见全综拼命在逃。辄一箭中其肩后。朱才慌呼残存骑兵护定综。极力加奔。

陈到策马突枪,直抢到适才大路口外朱桓、朱然跟前。吴军步兵,因奚马军坠覆,俱各惊惶,军无斗志。朱然因见全综身披鲜血,朱才气喘不止,忙接应住两个。俄知李异已丧在阵内。朱桓举双刀顶住陈到,战有五七合,势力不加。朱然教刘阿、刘陀保定综、才,便自去助桓。哪知陡然间,南北各来一队军马,好似火燎荒野,流矢般夹射过来。吴兵益骇:“子龙本身来也!”果然北边赵云、南边赖敬,两路包抄杀到。二朱方以二战陈到一个,不至于狼狈得紧,即刻复着慌。刘阿、刘陀硬头皮帮上来,全综趴在马背动弹不能,朱才却奋然再换马跃出,去拦赖敬。朱然见众将都拢来,则自去会赵云。云一马突到,只一枪,朱然头盔滚落尘埃,头发披散。然大惊失色,拨马就东走。朱桓早无心恋战,回身亦遁。刘陀正忙了手脚,吃赵云迎面压至,手起一枪,刺陀身亡。刘阿无处逃窜,陈到大喝一身,那水文枪挥舞,割断刘阿咽喉,一命落阴。那边朱才本已着伤力疲,当不定赖敬长刀勇力,也急忙望东奔命。败剩吴卒,带着全综,退如丧犬。陈到引队杀截二里而止,谓东大笑道:“三猪一犬!回家好生养肉去罢!”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