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秆蝇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瑞典秆蝇Oscinella frit Linnaeus

分 布宁夏、甘肃、内蒙古、青海、陕西、山西、河北、北京地区。

寄 主同麦秆蝇。

识别特征属于双翅目秆蝇科。成虫:体长1.5-2毫米,全身黑色具光泽,是较为粗壮的小型蝇类。触角黑色,喙端白色,前胸背板黑色,有红色为粗壮的小型蝇类。触角黑色,喙端白色,前胸背板黑色,有红色薄层反映,翅透明具金属光泽。腹部下面淡黄色。足的腿节黑色,胫节中部黑色,下端棕黄色,跗节棕黄色。卵:长圆柱形,白色,有明显的纵沟和纵脊。幼虫:初孵化时水样透明,体长约1毫米。老熟时为黄白色,圆柱形,蛆型,口钩镰刀状,体长4.5毫米,前端较小,末节圆形,其末端有2个短小突起,上有气孔。蛹:长2-3毫米,棕褐色,圆柱形,前端有4个乳状突起,后端有2个突起。

病原及发病现状在宁夏1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禾草冬麦根茎部越冬。越冬幼虫于来年春季约5月开始在田间出现。6月为成虫发生盛期。卵散产,大多产于叶面基部近叶舌处。卵经5-7天孵化,幼虫孵出即蛀入叶鞘内,并由此蛀入茎内危害。5、6月间第1代卵及幼虫出现。6月间是危害盛期。7月为化蛹及羽化盛期,第2代成虫常飞到冰草上产卵,幼虫孵出后蛀入寄主茎内,即在近地面处茎内越冬。春季气温达12℃时,越冬幼虫开始活动,不久就形成围蛹,在蛹壳内化蛹,蛹11期-13天。成虫的习性随气温而转移;湿度低于8℃时不活动;8-15℃时飞翔、取食,但不产卵;16-30℃时,成虫产卵,取食旺盛;湿度超过35℃时,则又抑制成虫的活动。成虫羽化后10天开始产卵,最喜2-3叶期植株茎上产卵,1头雌虫约在1个月左右的一生中可产卵70粒,卵期3-8天。幼虫期10-22天,平均14天左右,幼虫3龄。完成1个世代约需45天。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