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块构造说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断块构造说

一种大地构造理论。是关于关于地球岩石圈构造及演化的理论。中国地质学家张文佑运用力学分析与历史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于1958年提出。认为岩石圈固结之后,断裂活动就占据了主导地位。断块就是被岩石圈中不同深度的断裂及层间滑动断裂所切割成的块体,各块体之间在物质组成、构造滑动性和地质演化诸方面均有明显的差异。断块的运动学问题主要涉及断块的活动方式。相邻断块的活动一般表现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两种方式。水平运动表现为拉张、挤压以及分别与它们处于同一运动系统中的剪切。地质力学分析表明,一个地区拉张,必伴有相邻地区挤压,反之亦然。但由于地球结构的不均一性,单纯的拉张和挤压是少见的,一般都伴有同一运动系统的剪切,即剪切-拉张,剪切-挤压。两断块间的剪切拉张(或剪切挤压)必伴有它们和相邻断块间的剪切,导致块体的转动。一个总体的拉张时期内可以有短暂的相对挤压阶段发生,反之亦然。断块构造坚持地质力学分析与地质历史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关联词:大地构造理论 张文佑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