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 名】:白草根
【来 源】:为禾本科白草根的全草。
【功 效】:清热凉血、养阴清热。
【主 治】:用于血淋、鼻衄、肺热咳嗽、胃热烦渴等证。
【性味归经】:甘,寒。入肺、肝、胃、膀胱四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克。
【别 名】:白花草(四川)、倒生草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各省区。
【拉丁名】:Pemisetum flaccidum Griseb.
【考 证】:始载于《山西植物生态调查》。
【药 名】:白草根
【来 源】:为禾本科白草根的全草。
【功 效】:清热凉血、养阴清热。
【主 治】:用于血淋、鼻衄、肺热咳嗽、胃热烦渴等证。
【性味归经】:甘,寒。入肺、肝、胃、膀胱四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克。
【别 名】:白花草(四川)、倒生草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各省区。
【拉丁名】:Pemisetum flaccidum Griseb.
【考 证】:始载于《山西植物生态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