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背鹅掌柴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种中文名:白背鹅掌柴

种拉丁名:Schefflera hypoleuca (Kurz) Harms

地理分布:产于云南东南部和南部。

毒 性:小鼠腹腔注射皮的甲醇提取物1000mg/kg,出现四肢无力、行走困难,部分死亡;注射氯仿提取物600mg/kg,部分死亡[A-25]

属中文名:鹅掌柴属

属拉丁名:Schefflera

科中文名:五加科

科拉丁名:Araliaceae

本科概述:本科约80属900多种,广布于热带至温带地区。我国有22属160余种,除新疆外,分布几遍全国,主产西南。本科有毒植物较少,仅常春藤、广东榴木和袍木有小毒。主要有毒成分是皂甙。本科植物人参(PanaxginsengC.A.Mey)、三七[P.Notoginseng(Burk.)P.H.Chen]是名贵药材,五加皮(细柱五加AcanthopanaxgracilistylusW.W.Smith的根皮)、通草(通脱木Tetrapanaxpapyriferus(Hook.)K.Koch的茎髓)是常用中药。近年对五加属植物刺五加(A.Senticosus(Rupr.etMaxim.)Harms)研究较多,并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洋常春藤(HederahelixL.)为欧洲常见观赏植物,浆果可引起儿童中毒,症状有麻醉、腹泻、呕吐、昏迷、呼吸困难等。叶、果和种子含主要有毒成分为三萜皂甙常春藤皂甙(α,β—hederin)和常春藤皂甙A,B,C(hederasaponinA,B,C),甙元为常春藤皂甙元(hederagenin)(9—5)或齐墩果酸(oleanolicacid)[1-4]。大鼠静脉注射常春藤甙LD50为13mg/kg,口服大于100mg/kg[5]。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