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星堂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德星堂乃是陈氏宗族建祠祭祀先祖的专用堂名。缘于东汉时的太丘长陈寔。

陈寔(104-187),字仲弓,汉桓帝时为太丘长,德高望重,誉满朝野。《汉书》记载:寔因党锢之祸自请入囚,遇赦后,三公每缺必召之,寔不受官,而退隐故里。平心率物,乡人有争讼,则求判正。众皆曰:“甘为刑罚所加,莫为陈君所短。”

岁荒时,有盗伏梁上,寔见之,呼其子孙曰:“不善之人, 未必本恶, 习与性成, 梁上君子是也。”盗投地伏罪。不予追究,反施财物与盗。盗破涕而去,誓洗心革面。“梁上君子”的典故即出于此。

东汉灵帝时, 太史上奏:“德星聚奎,其五百里内有贤人焉。” 汉灵帝派人查访,是退隐的陈寔常率子孙和号称“八龙”之一的荀淑等人游于许昌西湖。汉灵帝遂在许昌西湖敕建“德星亭”。

寔的六个儿子都很贤德,也很有名望,尤其是长子纪、四子谌(因难分别二人之高下,故称难兄难弟),与寔合称“三君”,作为封建道德的典范,而“图像百城”。

寔84岁而终,“海内赴吊者三万余人,制蓑麻者以百数”,并刻石立碑,谥“文范先生(文为德表,范为士则)”。后在许昌建“太丘祠”专祀。370多年后, 南朝陈文帝于天嘉五年(564年),追封寔为康乐侯,陈宣帝于太建元年(569年),加封为颍川侯。

后来,江州义门建有德星堂、唐代太子太傅陈邕在漳州建德星堂,均祭祀上古圣君舜帝和陈氏列祖列宗。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