蓼泉镇
一、概况
蓼泉镇地处临泽县城西北25公里处,东与鸭暖乡毗邻,西与高台县巷道乡接壤,北依黑河与平川镇隔河相望,是原县城所在地,有“抚彝故地”美称,也是红西路军浴血奋战的地方,历史文化悠久,是古丝绸之路的历史重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赵前路、临平路、蓼巷路贯通全镇,黑河穿境而过,光、热、水、土资源丰富。全镇现辖13个行政村,110个合作社,4646户,17706人,耕地面积36389亩。2005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5211万元,完成财政收入29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850元。
二、特色产业
全镇已形成了以草畜、日光温室、制种、劳务为主的四大特色支柱产业。
1、草畜产业:建成下庄、双二、堡子3个规模养殖小区和新添、蓼泉、唐湾3个暖棚养牛示范点,养殖大户累计达到1500户。2005年,猪、牛、羊、鸡的饲养量分别达到6.9万头、9000头、1.2万只、30万只。畜牧业总收入3929.8万元。
2、日光温室蔬菜产业:建成日光温室专业村6个,全镇日光温室累计达到1732座。温室蔬菜发展到葡萄、西瓜、香瓜、黄瓜、辣椒等20多个品种。依托蓼泉蔬菜运销协会,发展绿色无公害蔬菜,“蓼”字号蔬菜品牌通过质量检测体系认证。
3、制种产业:积极同奥瑞金、绿源等种子加工龙头企业联营合作,全镇日光温室面积稳定在25000亩,瓜菜、花卉为主的高效、精细制种也在该镇安家落户。制种总收入达到3160万元。
4、劳务产业:坚持实施劳务输出“个、十、百、千”工程,大力组织劳务输出。在广东肇庆、深圳、浙江上虞等地建立劳务基地12个,年均输转劳动力4868人次,实现劳务收入1300万元。
三、社会各项事业
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群众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开展“四村”建设、“四优一满意”、“美在农家”、“诚信蓼泉”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精神文明创建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建立环境卫生整治长效机制,切实改善镇容村貌;认真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专项治理,巩固提高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创建成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大教育资金投入,蓼泉中学和蓼泉中心小学危房改造项目竣工投入使用,进一步改善了办学条件;深化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卫生一体化管理服务体系建设;健全社会保障体系,48户104人农村特困户享受到生活定期补助金;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高度重视群众信访工作,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化解不稳定因素;健全“打防控”一体化治安防范体系,认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平安蓼泉”创建扎实有效,有力维护了社会稳定。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广电、民政、残联、老龄、环保、法制、土地、武装、档案、群团等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社会各项事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