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显华,字珊华,号螳螂山人.自幼随友人习七星螳螂拳,其后随正宗七星螳螂第六代传人山东滕州的张玉清老师学习一年有余,张师病逝后便在红莲门第三代传人陆俊德恩师门下学习散手,轻功,桩功,接打暗器等技艺,因近水楼台拜著名摔跤名家王德喜拳师学习跤术,有余武术缘分,带艺拜武术大师侯致荫先生,再拜侯老的友人全国螳螂拳名家鸳鸯门的创始人周永福先生为师,学习螳螂拳.同时受到尹式八卦名家庞宏志老师,七星螳螂拳名家于天程老师,细心传授与教导.并得到张玉,马金明,孙德福,刘慧民等老师的指教.
张显华先生自1968年10岁开始习武,几十年如一日,刻苦钻研,功与日增,他对各门派武艺认真探讨,并吸收各家之精华,逐渐自成流派体系,别开一家,名曰:"洪莲螳螂拳".他是以螳螂拳,洪莲拳,少林拳等为基础,同时也吸收了形意,八卦,太极,大成拳,散手及跤术之精华,从而形成了自己的拳,械,技法和功法体系,在徒手套路上有洪莲螳螂拳:八步拳,七星式,四路崩打,螳螂出山,以及洪莲螳螂的崩步,拦截,偷桃,翻车,螳螂手,梅花跳跃,螳螂扑蝉,一至六路摘要等三十余种套路,此外还有养生保健操,技击功法桩,散手,清功,接打暗器等技法.
在器械套路上有:洪莲螳螂刀,剑,洪莲螳螂双钩,春秋大刀,此外还有月牙铲,方天戟,哪吒枪等十余种器械套路.
洪莲螳螂拳除具备先辈螳螂拳的共同特点外,它在动作,手法,发力乃用法方面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螳螂山人自己总结了二十个字:勾,楼,采,挂,拿关节,劈,崩,刁,横,砸为先,粘,闪,贴,靠,摔为主,推,撩,封,送,打在前之优点.
显华先生在1996年被收入《中华民间武术家名典》,《中华太极人物志》,他的弟子传至苏,鲁,豫,皖,湖南,四川等省.此拳的第一代传人有焦芳玉,韩健,李刚,吴波,王成刚,牛玉刚,张代才,陈琛,张康东,范冉,杜娜,陈浩翔等五十多人.
中国武术协会副主席,国际技联委主任,远中国武术院院长张山先生亲笔为他题写了"洪莲螳螂拳"墨宝,螳螂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