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法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佛教名词,梵文Asamskrta的意译,略称无为。与“有为法”相对。指不依因缘 和合而成的不生不灭、无来无去、非彼非此的绝对。原本是涅盘的异名。大乘佛教,尤其是中国佛教,以无为法为诸法之本体,与“法性”、“真如”等为同一含义。以 法相唯识宗为代表。该宗以修持境界立论,分无为法为 六种:

①虚空无为。指真如为显现空无的真理,真空寂 灭,远离各种障碍,犹如虚空。

②择灭无为。指凭借无漏 智慧的简择力,断灭一切烦恼而证得真如。

③非择灭无 为,简称“非择灭”。指真如本性清净,不因人的智慧简 择力达到寂灭后才显现出来。

④不动无为。指禅定进入 色界第四静虑时,不为苦乐所动的精神境界。

⑤想受灭 无为,又称“灭尽定无为”。指禅定进入无色定的无所有 处境界,一切染污心想及苦乐二受俱灭。

⑥真如无为。 即佛教所讲的真理、绝对、本体。法相唯识宗突出真如 无为,认为前五种无为都是“真如无为”的不同显现,这 在佛教哲学上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