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名 杨兆升 性 别 男
出生日期 1936
个人简历
1960年毕业后留吉林工业大学(现吉林大学)汽车运用工程专业工作至今。吉林大学教授,1990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生导师。原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吉林大学ITS研究与开发中心主任、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2001年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和吉林省第二批省管优秀专家,2000年获长春市“知名教授”称号。
杨兆升教授是我国最早从事交通工程领域研究的著名专家之一。在城市交通流诱导系统、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智能公共交通系统、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设计等方面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特别是他将崭新的交通运输前沿研究领域--ITS引入我国并取得重大突破。他在国内首次提出城市交通流诱导系统结构框架、理论框架和实施框架;2000年出版了ITS理论专著《城市交通流诱导系统理论与模型》,在交通流诱导系统理论和工程技术上均有重大突破;深入研究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调度的关键理论和实施技术,提出了公交调度方式自动生成的基本原理和新方法,为公交智能化调度系统提供了关键的理论保证,并创造性的开发了功能齐全且实用的"智能公交车载机",被称为IPTC(Intelligent Public Transit of Computer)型车载机;创造性研制自适应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及软件,充分考虑我国混合交通特点。
杨兆升教授曾两次由教育部公派赴美国高访:
(1)1985年10月--1989年4月,在美国伊利诺大学城市运输研究所进修。
在此期间,杨兆升教授参与了"智能车辆道路系统"(IVHS,即现在的ITS)的研究工作。杨教授参与了伊利诺大学起草ITS科研项目申请报告,他负责起草两项内容:
(A)路网性能预测模型的研制
(B)道路引导系统的实验研究(Test of Route Guidance System)。
由他主持的项目"高速公路建设和维修区交通事故调查与分析研究"获伊利诺州运输工程师学会(ITE)科研成果一等奖。
(2)1994年8月--1995年8月第二次被教育部派往美国,在美国运输部联邦公路研究中心,主要从事智能运输系统(ITS)的理论研究,完成的科研项目获美国运输部科研成果奖。
研究方向
城市交通流诱导系统、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智能公共交通系统、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设计等
科研获奖以及专利情况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奖2项、三等奖1项,部省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美国运输部科研成果奖1项,上述获奖均排名第一;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内外44个单位的广泛应用,根据部分单位反馈的应用证明,1997--2001年产生直接增收节支额达2.38亿元
主要学术兼职
兼任中国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委,国家智能运输系统专家组成员,交通规划研究会常务理事,吉林省公安决策管理科技咨询专家,《中国公路学报》、《交通运输工程学报》常务编委、《ITS通讯》顾问
发表论文、著作情况
在国内外主持并完成的科研项目30多项,其中主持智能运输系统(ITS)研究项目10多项;撰写4部著作,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80余篇,其中SCI和EI收录为5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