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洲礁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中洲礁一、岛屿位置

中洲礁位于北纬10度23分、东经114度24分,距太平岛东方3.1海里(约6公里),为面积2000余平方公尺之无人岛礁,东距越南占领之敦谦沙洲约4海里(约7公里),西南距中国大陆占领之南熏礁16海里(约30公里)。又称中洲岛,位于南沙群岛北部中央的郑和群礁的西北角,位居南海西侧航道的东边。 海水涨潮时,岛礁露出面积约2,000平方公尺,退潮时,露出面积约6,000平方公尺,南北长约100公尺,东西最宽约100公尺。 主要为贝壳砂、珊瑚礁和珊瑚碎屑堆积形成,其下为一直径约1.3公里的圆形珊瑚礁盘。

二、岛屿简介

中洲礁主要为珊瑚礁碎屑形成,其下为珊瑚礁盘,附近海域海洋生态丰富。

三、岛屿特色

台湾当局政府于2003年10月20日召开南海小组第七次会议,学者建议政府将太平岛及中洲礁附近海域划归“岛屿生态系”之重要栖息环境,并公告为“海洋保护区”。海巡署曾以生态工法兴建中洲礁“生态保育观测亭”,于2004年3月28日完工,2004年7月21日“生态保育观测亭”因中洲礁附近海域受西南气流影响,涌浪甚大,观测亭遂遭大浪冲击流失,现正研拟兴建灯塔,以利往來通航。目前海巡署仍以环岛巡弋、登岛巡视、生态调查等,维护我国于南海之主权。

四、管理状况

1935年、1947年和1983年,中国历次公布的南沙群岛名称中并无“中洲礁”这一岛礁名;此礁应是珊瑚礁长高后新出现的礁体,或是1983年公布标准名称时露出水面的面积还很小。2002年、2003年,均有台湾的专家学者至岛上进行绿蠵龟等生态研究。2003年8月16日,台湾地区“内政部长”余政宪率领“行政院经建会副主委”张景森、“研考会副主委”蔡丁贵、海巡署副署长游乾赐、高雄市副市长林永坚等一行人搭乘M8快艇登岛,插上“中华民国国旗”宣示主权。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