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培秋,男,汉族,中共党员,大专文化,高级农艺师,1960年3月出生,1981年8月参加工作,1992年1月—1994年12月任安化县农业局粮油站站长,1995年1月—1999年任农业局副局长、党委委员分管业务,1999年5月因晋升职称辞去副局长职务,任安化县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2002年10月评为湖南省首批注册科技咨询师,1996年-2006年任安化县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委员,现为益阳市农学会理事,安化县农学会理事长,安化县农业系列初级职称评审委员会主任,湖南省作物学会会员。
在20多年的工作实践中大力推广优质高产水稻、红薯、花生、大豆、油菜等新品种近50个;主持了20多个农业科研课题的研究,开展了近200次的科研试验,总结出了一套适合安化推广的农作物栽培新技术,其中17项技术已在全县大面积普及推广;积极发展蔬菜生产,实现了“猪、沼、菜”高效发展模式在基地推广;及时当好县委、政府的农业参谋。开展实用技术培训。积极组织和参加了对农民的各种技术培训活动,讲授内容20多种,上课近200堂次,培训农民达12000多人次;及时指导灾后自救。1996-2000年来,安化县四年遭灾,农业损失十分惨重。灾情发生后,便带队深入21个重灾乡镇现场指导生产自救,拿出的“如何洗禾扶蔸、补种生产”等技术意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2005年以来,安化县争取了农业部的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他积极参与实施。编写了4万多字的《测土配方施肥野外调查取样工作手册》,2万字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多媒体教材,在全县开展技术培训。并负责全县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指导、数据库的建立和制图工作。
20多年来,始终坚持试验—示范—推广的科研原则,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学术研究,获科技成果奖42项次:其中部级4项、省级3项、市级25项、县级10项;共获行政奖42项次:其中省级7项、市级4项、县级21项、科局级10项;先后6次立功,1次立大功;10次评为优岗。1994年评为省政府外事办先进工作者,1992年评为原益阳地区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 1995年评为县科技拔尖人才,2001年获县政府科教兴县突出贡献奖。先后在国家、省、市各级杂志上发表论文18多篇,其中省级以上杂志10篇。已收集整理了参加工作以来的《论文》、《试验总结》、《技术意见》等四卷,每卷350余页,16万多字,共计收集整理了近70万字的资料和数据,为今后更好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200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