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作家男,1973年生于北京。在四川江油县生活至小学二年级,对四川的山水留下美好印象。1982年随父母调至安徽合肥,1991年以高分考入全国重点工科大学,所学专业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1995年毕业后分配到江阴夏港电厂,因不满电厂呆板无聊的生活,1996年辞职,回合肥当自由撰稿人,开始全面创作童话。1997年参加鲁迅文学院第一期儿童文学作家班,荣幸地成为“黄埔一期”学员。1998年随女友到江苏无锡落户,在高中教物理。2001年再次辞职,安心写作。
作品以童话为主,创造了“李大奇”、“刘佳佳”、“懒蛋博士”、“糊涂大侦探”、“小嘎巴豆”等众多形象突出的童话人物。童话以热闹、幽默为主,现代感极强,屡获读者好评。李志伟的童话与80年代单纯热闹的童话不同,某些作品中含有极深刻的人性反思。除了童话,还创作了大量的少年科幻小说,多以中、长篇为主,还出版过一本15万字的长篇校园小说。同时参与动画片的编剧工作,包括《没头脑和不高兴》、《蓝猫数理化》、《水浒传》等。
至今已在全国报刊发表短篇800多篇,出版作品24本,包括《玩具爸爸》、《爆米花马戏团》、《克隆风暴》、《智慧基因》、《网络大盗》、《霹雳果传奇》、《天使之怒》、《童话镇——失落的童心》、《大学的月亮》(小说)、《愿望年代记》,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的“李志伟童话酷”三卷,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的“李志伟系列童话”四卷等。作品多次入选“中国最佳童话”,以及各种选集。曾在一年内囊括儿童文学三大核心刊物的年度优秀作品奖,还荣获第三届儿童文学俊以奖、台湾第十届九歌现代儿童文学奖等。
现远离工作和尘嚣,在风景如画的太湖边写作。
2009年1月,李志伟冒险小说系列第一批作品(4册)由中国轻工业出版社隆重出版,分别为《楼兰,楼兰》、《成吉思汗宝藏》、《穿越玛雅》和《虚幻巴比伦》,这是李志伟为读者倾情奉献的最新力作,也是其至今最为满意的作品之一。 该套作品一经出版就受到读者的热捧,作者在北京图书大厦签售时,一时出现脱销现象。
李志伟冒险小说虽以“冒险文学”为统一主题,但选材却各有特色:《穿越玛雅》和《楼兰,楼兰》均是时下深受少年儿童喜爱的热门“穿越”题材,前者带有科幻色彩,后者带有明显的魔幻味道;《成吉思汗宝藏》是4本中唯一取自现实题材的冒险小说,险象环生,精彩异常;《虚幻巴比伦》则是以与当代人们密不可分的网络为背景,通过一系列高科技的网络冒险故事,最终折射出闪耀的人性光辉。
最为难能可贵的是,在这套冒险小说中,作者行文轻松幽默,成功地将“冒险”和“幽默”这两大读者喜闻乐见的畅销元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融合了环保、教育、人文、历史等综合知识,作品本身想象丰富、推断合理、情节动人,兼具知识性、科学性、文学性,有利于提升孩子的胆识和智慧,非常适合国内小读者的阅读习惯和需求,可谓一套广大青少年不可多得的高端品质的原创少儿图书。
2. 肇庆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副教授男,湖南省汝城县人,1977年11月出生,博士,副教授。2000年7月毕业于昆明理工大学,精细化工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03年7月毕业于青岛科技大学,化学工程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7年7月毕业于中山大学,物理化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2007年7月到肇庆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工作。主要讲授《无机化学》和《化工仪表及自动化》两门课程的教学工作。
主要从事金属和非金属团簇基态、激发态的电子结构、性能等物理化学性质的研究以及催化反应机理方面的理论研究,发表学术论文七篇。
主要科研论文:
1. Zhiwei Li, Cunyuan Zhao, Liuping Chen, Structure and aromaticity of Sb5− and Sb5M (M=Li, Na, and K) clusters, Journal of Molecular Structure (Theochem), 2007, 807: 17-23. (SCI收录)
2. Zhiwei Li, Cunyuan Zhao, Liuping Chen, Spectroscopic properties of aromatic heterocyclic systems: XAl3 (X=Si, Ge, Sn, Pb) and their anions and cations, Journal of Molecular Structure (Theochem), 2007, 809: 45-54. (SCI收录)
3. Zhiwei Li, Cunyuan Zhao, Liuping Chen, Sandwich complexes of the P42- aromatic ring with the first row transition met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tructure (Theochem), 2007, 810: 1-6. (SCI收录)
4. Zhiwei Li, Cunyuan Zhao, Liuping Chen, Theoretical study of sandwich complexes [Fe(η4-E4)2]2- (E=N, P, As, Sb, and Bi), Journal of Theoretical and Computational Chemistry, 2007, 6, 363-367. (SCI收录)
5. 李志伟,赵存元,陈六平,芳香性团簇的结构和光谱性质的理论研究进展,化学进展, 2006, 18 (12): 1599-1607。(SCI收录)
6. 李志伟,曹丽琴,胡仁权,焦吉庆,陈六平,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不对称合成研究进展,广州化工,2006,34(4):5-12。
7. Liqin Cao, Liuping Chen, Xiaojuan Chen, Lihua Zuo, Zhiwei Li, Synthesis of smart core-shell polymer in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Polymer, 2006, 47: 4588-4595. (SCI收录)
3.罗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教授,男,汉族,1961年9月出生,广东鹤山人,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1月毕业于华南农学院农机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留校任教,1987年10月至1989年2月公派到英国留学,获硕士学位,2002年12月华南农业大学农业机械化工程研究生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1998年起独立指导硕士研究生,2003年批准为博士生导师.1998年至2004年10月任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2004年11月起任罗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
1982起从事农业工程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农业机械与装备,主要研究自动催芽技术及育苗设施,工厂化育苗配套的播种设备,蔬菜育苗技术及播种机械,水果加工机械如龙眼去核机等.先后主持和主要负责了国家"九五"攻关项目子专题项目,国家"十五"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广东省科技创新百项工程项目,广东省科技成果推广计划项目,广东省农业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广东省农业厅人大议案项目等共22项.发表科研论文27篇,获实用新型专利5项,获广东省2001年科技进步二等奖,2006年获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一等奖.研究成果被国家科技部等五部委列入2001年国家重点新产品项目.2001年被国家科技部,财政部,计委和经贸委评为"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先进个人.现兼任中国农机学会,中国农业工程学会高级会员,广东农机学会农机普及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并是ASABE等国际学术组织成员.
指导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15名,毕业硕士10名.主持了国家级教改课题一项.指导本科生参加全国首届机械创新设计大赛,获全国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获中南地区一等奖两项.参编论著3部,发表教学论文6篇.
4. 李志伟男,副教授,1991年毕业于山西大学物理系电子学与信息系统学专业,2002年硕士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现就读于南京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攻读遥感于地理信息系统方向博士研究生.
5.开封大学教师男,副教授,1957年5月出生,1982年毕业于河南大学体育系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历,教育学士学位;多次受省和学校领导表彰,教学评估和年终考评多次优秀,曾先后获得河南省“集体大功”、学校“金心莲花奖”及“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在科学研究方面,曾发表专业论文7篇,主持地厅级科研项目1项,参与省部级、地厅级项目3项,参编教材2部,均为副主编;现为开封大学足球主讲教师。
6.重庆医学会神经内科专委会委员硕士生导师,重庆医学会神经内科专委会委员,重庆神经科学学会委员,重庆市机关事业单位因伤病丧失工作能力和因工伤残程度等级鉴定委员会专家,重庆市医疗事故司法技术鉴定专家,重庆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永川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
7.李志伟生于1982年6月 ,1998年9月至2001年6月 江苏省宜兴中学 ,2001年9月至2005年6月 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通信工程专业,2005年9月至今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信号处理与现代通信实验室 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 。
8.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1961年8月生,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副教授。近年主持国家“九五”攻关项目子专题的科研工作,并在1999年起主持广东省科技创新百项工程项目中的两项。对电磁振动式水稻联合播种机进行深入研究,采用排种轮调速控量与电磁振动排种盘分行排序相结合的方法,设计出钢线网盘托和秧盘输送装置,与农业部推广使用的561穴软塑育秧穴盘配套使用,大幅度降低工厂化育秧成本。研究成果被国家科技部列入2001年国家重点新产品项目,并获广东省2001年科技进步二等奖。2001年,他被国家科技部、财政部、计委和经贸委评为“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突出贡献者。
9.河南大学讲师男,讲师,1976年生;2006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获理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纳米材料的制备及性能;参与完成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河南省科技厅科技攻关及河南大学自然科学基金各一项;在Ultrason. Sonochem.; Mater. Sci.&Eng. A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主讲研究生课程《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
9.罗定职业技术学院教授教授,男,汉族,1961年9月出生,广东鹤山人,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1月毕业于华南农学院农机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留校任教,1987年10月至1989年2月公派到英国留学,获硕士学位,2002年12月华南农业大学农业机械化工程研究生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1998年起独立指导硕士研究生,2003年批准为博士生导师。1998年至2004年10月任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2004年11月起任罗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
1982起从事农业工程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农业机械与装备,主要研究自动催芽技术及育苗设施、工厂化育苗配套的播种设备、蔬菜育苗技术及播种机械、水果加工机械如龙眼去核机等。先后主持和主要负责了国家“九五”攻关项目子专题项目、国家“十五”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广东省科技创新百项工程项目、广东省科技成果推广计划项目、广东省农业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广东省农业厅人大议案项目等共22项。发表科研论文27篇,获实用新型专利5项,获广东省2001年科技进步二等奖,2006年获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一等奖。研究成果被国家科技部等五部委列入2001年国家重点新产品项目。2001年被国家科技部、财政部、计委和经贸委评为“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先进个人。现兼任中国农机学会、中国农业工程学会高级会员、广东农机学会农机普及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并是ASABE等国际学术组织成员。
指导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15名,毕业硕士10名。主持了国家级教改课题一项。指导本科生参加全国首届机械创新设计大赛,获全国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获中南地区一等奖两项。参编论著3部,发表教学论文6篇。
10.济南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性别:男
民族:汉
籍贯:河南新乡
政治面貌: 中共党员
毕业学校:曲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所学专业:体育教育
最后学历:大学本科
学位:学士
参加工作时间:1986年7 月
进入本校时间:1986年7月
现职称:副教授
工作分工:公体课教学
所在教研室:科研所
个人简历:
1982年9月---1986年7月曲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1986年7月至今济南大学体育学院
研究方向: 数字化教学研究
论文论著:
《高校体育教学质量评价与研究》
《运用控制理论安排田径全年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