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碌乡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2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白碌乡位于安定区最北部,距安定城区83公里,与榆中、会宁两县相接壤,境内山峁起伏,沟壑纵横,属典型的山区乡镇。辖7个行政村46个社1333户5873人。总流域面积202平方公里,人口密度29.5人/平方公里,海拔1705—2370米。航测耕地9.06万亩,人均15.42亩,其中梯田36500亩,累计完成退耕还林37504.1亩,荒山工程造林103770亩,羊只存栏7200只,其中小尾寒羊2504只,种植洋芋4万亩。2004年农村居民纯收入9063083元,人均纯收入1528元,人均产粮592公斤。

根据白碌的地域特色和乡情民俗,全乡工作以退耕还林草为支撑,以封山禁牧为抓手,全面提升洋芋产业,大力发展舍饲养羊,推进农村的二次开发为工作思路,以抓好基层组织建设、生态工程建设、生产条件改善和计划生育等工作为重点。千方百计抓收入,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做强马铃薯、畜草、劳务三大产业。

2005年全乡共种植洋芋45324亩,户均34亩,人均7.7 亩,其中新大坪33680亩,良种率74.3%;发源于白碌乡的新大坪洋芋以其良好的薯形,优良的品质,独具市场竞争力,与其它品种相比,市场销价居高不下,亩均增收25元,已在全区得到大面积推广,当年人均仅洋芋种植,实现纯收入1450元,较2004年增收152元。畜草产业蓬勃发展,折合种草,全乡现有饲草26252亩,户均19.7亩,人均4.5亩;大规模的退耕还林和荒山工程造林推动了全乡封山禁牧和舍饲养殖工作,改圈、良种、舍饲成了全乡畜牧业发展的总体方向,全乡当年退耕还林14900亩,荒山造林15400亩,改建圈舍860间,累计1171间,出栏羊只5000只,收入125万元,人均收入210元,退耕还林年收入600万元,人均1021元;劳务产业呈良好发展态势,现有劳务基地8个,共输出劳动力1383人次,其中组织输出692人。

白碌乡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抢抓历史发展机遇,抓住项目建设不放松,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生态治理成效显著,走出了一条以草促畜,以粪肥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草多、畜多、肥多、薯多、钱多的良性发展路子。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