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剧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2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朝鲜族戏曲剧种,原为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说唱形式。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说唱艺人将一人多角、长篇独演的形式逐渐改变为多人多角演唱。但各个角色分唱不多,仍以旁唱者导唱为主,并未完全摆脱说唱形式的局限。由于唱是它的主要部分,故被称为“唱剧”。

唱剧的表现手段有唱、唱白、说白、科泛 4种。唱有一定的节奏,仍保持说唱形式明快流畅的特点,所以唱剧演员必须具备娴熟的说唱技巧;说白无一定节奏,可随词意自由变化;唱白介乎说与唱之间,它的旋律与唱相似,但不受任何节奏的约束;科泛是动作与表情的统称,随着唱剧的不断完善,科泛又陆续吸收朝鲜族其他曲艺中的精华,逐步丰富起来。

唱剧曲调有“羽调”、“界面调”等。“羽调”是五声音阶的“徵”调式,雄壮、豪放;“界面调”是五声音阶的“羽”调式,凄惨、悲壮。唱剧曲调的主要节奏有18/8、12/8、4/4等,它不仅表明曲子的速度,还含有不同的情感和风格特点。如18/8的〔进阳调〕,速度很缓慢,具有宽阔、庄严的特点;12/8的〔中莫里〕,速度较缓,长于叙述和抒情;12/8的〔中中莫里〕,普通速度,轻快而喜悦;12/8的〔扎进莫里〕和 4/4的〔挥莫里〕,快速或最快速,激昂而强烈。此外尚有许多变型节奏,是从以上几种基本节奏中派生出来的。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