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学名:helcionelloid mollusk

最早由A. W. Grabau和H. W. Shimer于1909年命名。
存在于距今约5亿年前的早寒武纪(Lower Cambrian),于寒武纪晚期至奥陶纪灭绝,为无椎椎单板纲腹足类动物,拥有扁长、螺旋状的外壳。
虽然人们对其认识还较为有限,但这是一种重要的古代软体动物,被认为是最早进化出硬壳的软体动物之一。
大部分太阳女神螺生活在深海,但目前也发现有部分太阳女神螺进化出了类似呼吸管的器官,据此推测,它们也能在泥地或沙地中生活。
国内发现的太阳女神螺化石:名称
[1]外观描述
发现地点
新疆太阳女神螺
Helcionella xinjiangensisYu
壳体中等大小,弓锥形较窄扁。壳顶尖锐,略弯曲。壳口椭圆形,口缘略扩大。
新疆库鲁克塔格西大山,1986年
天柱山太阳女神螺
Helcionella tianzhushanensisYu
此种的顶视与英国 shropshire 地区早寒武纪的 helcionella rugasa val.comleyensis cobbold 有些类似,但它的前侧较陡,同心褶较少和壳顶位置不同是易与后者区别。
湖北宜昌天柱山,1979年
此外[2],也在云南澄江及梅树村发现了太阳女神螺的新种,称为Helcionella yunnanensis,这是澄江生物群内软体动物化石的初次发现,一同发现的单板类化石共计有5新属7新种和1个未定种[3],证明了早期软体动物单板纲已有较高的属种分异度,是为“软体动物的最早祖先应该出现在前寒武纪”的证据。
国外发现的太阳女神螺化石:Alexander P. Gubanov与 John S. Peel在哈萨克斯坦发现了奥陶纪早期的太阳女神螺新种helcionelloid molluscChuiliella。[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