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着语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2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胶着语

字典正确的正规学术的名称叫法为:黏着语。

不叫胶着语,胶着语为错误的非正式叫法。每个人都有过叫错同学和学术名称,这很正常,人非圣贤,错误在所难免。

动词有时态变化的一种语言类型,通过在动词的词尾粘贴不同的词尾来实现语法功能。典型是日语。

通过在名词、动词等的词尾粘贴不同的词尾来实现语法功能,一般而言,所有词缀都只表达一种意思或只具有一种语法功能,若某语言的一个词缀同时表达多种意思,则该语言一般视之为屈折语,一种语言不能同时是黏着语和屈折语,根据威廉•冯•洪堡1836年被提倡了。日语、韩语、芬兰语、满洲语、蒙古语、土耳其语、匈牙利语、泰米尔语等为典型。斯瓦希里语和德语,世界语,缅甸语等也部分地被认为有此类的性质。

爱斯基摩-阿留申语系等也此语性,不过,胶著的长度因为极端(文全体是胶著),常常作为相抱语(正确复式合并的语言)。

以日语"食べる"为例:

食べ る - "吃" (现在式,基本形)

食べ させ る - "吃" + 使役词缀 - 使/要求(某人)吃

食べ させ られ る - "吃" + 使役词缀 + 被动词缀 - 被(其他人)要求(我)吃

食べ させ られ ない - "吃" + 使役词缀 + 被动词缀 + 否定词缀 - 不被(其他人)要求(我)吃

食べ させ られ な かった - "吃" + 使役词缀 + 被动词缀 + 否定词缀 + 过去式词缀 - 曾不被(其他人)要求(我)吃

由上可知,每个特定的意思都有著一个特定的词缀,若要改变意思,只需改变要改变的那个意思就好,而其他的词缀则可不动,除非要改变两个以上的意思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