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邻为壑效应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2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以邻为壑效应(英文 :beggar-thy-neighbor effect)

定义简单来说就是一国采取的政策行动尽管对本国经济有利,却损害了别国的经济。具体来说,即汇率代表货币的相对价值,因此,任何一个汇率水平,任何一个国家的汇率制度选择,任何一个开放经济体为实现内外均衡而实施的宏观经济政策,都不可避免地具有外部性。其中,负的外部性即以邻为壑效应。

释义以邻为壑出自《孟子 告子下》白圭曰:“丹之治水也,愈于禹。”孟子曰子过矣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为壑。今吾子以邻国为壑。水逆行,谓之洚水,洚水者,洪水也,仁人之所恶也。吾子过矣。”文章亦是对社会行为规范和行为方式的探讨。孟子这是在举例,不仅税收要遵守社会行为规范,选择最佳行为方式,治水也是一样。大禹治水,就是人们治理水患行为的最好规范。有了这个规范,虽然与大禹不在同一个年代,不在同一个地点,治理的不是同一条河流,但应该学习大禹治水的行为方式,而不是只凭自己的想当然,把水患强加到别人头上。其实,任何事情都是这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才是最佳行为方式。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