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陶人形鬶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2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名称】:白陶人形鬶

【类别】:陶器

【年代】:新石器时代

【文物原属】:山东龙山文化遗物

【文物现状】:1960年山东省潍坊市出土,现藏山东省博物馆。

【简介】:

高29.7厘米

在众多远古文化遗存中,人体造型艺术及其传统是一个有趣而又带点神秘色彩的话题。人是万物之精,以人为模型塑造的作品,反映了原始人对自然世界的理解和创造。这件彩陶壶不是单纯地塑造人体,而是将人形贴塑于壶上,可能具有更加复杂的意义。

壶用细泥红陶制成。敞口鼓腹小平底,腹下部有双耳。颈部略歪,正面塑人头像,其余为曲折线。腹部两耳上方绘两大圆圈纹,其间填以网纹,前后又施有蛙纹。唯正面中部蛙纹略去,在空档处浮塑彩绘人体像。

人体正面全裸,头部贴塑在壶颈上,五官齐全,招风耳和张着的嘴特别突出。手脚由泥条对称贴塑,双手经过仔细刻画,两足则较粗略,躯体上有突出的肚脐和双乳,乳头特意用黑彩描绘。女性生殖器官用雕塑完成,被夸张地放在躯体正中央,也是陶壶的正中位置。

在陶器上表现女性人体,可能出于一种对母神的崇拜心理,采用这种装饰与人类繁衍生殖的观念有关,腹部隆鼓的陶容器(如壶),则是储种丰产的象征。陶壶上贴塑人形,成了神秘观念和生存丰产愿望的载体,加重了它在氏族生活中的地位,也使它成为中国史前工艺中一件不可多得的珍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