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米暴动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2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日本千万人抢米暴动

进入廿世纪以来,日本迅速向工业社会转变。城市的扩大,非农业人口的增加,使得大米供应开始出现紧张。而这时,日本政府不但不想法促进农业生产,反而不断征调大米以供对外侵略。当军队用米量大增时,一些米商又趁机囤积居奇,抬高米价。不断暴涨的米价导致怨声载道。

1918年8月初,在日本本州岛中部傍海的富山县,到处是荒凉的景象。这里所见的老人和孩子个个面有菜色,没精打采。女人们顶着烈日挎上菜篮子去摘野菜充饥,可是,野菜也越来越少,都快摘光了。男人为了养家糊口,都去北海道渔场打鱼。他们打到的鱼也越来越少,使他们完全不能往家里寄钱。这时米价却一直在暴涨,由上一年年底每升米一角二分涨到现时的三角八分。许多人家都已断炊。

1918年8月3日,人民的积怨终于爆发了。骚乱首先由西水桥村的渔妇发起。这天傍晚,村里的古老大钟‘当当’地敲响了。300多妇人不约而同地奔出家门,涌向米店,要求降价出售大米。老板一看这么多人,吓得紧闭大门,并偷偷派人去叫警察。愤怒的渔妇见老板不理她们,便开始砸门。就在这时,警察赶来了,他们一边吹着哨子,一边用枪托和皮鞭驱赶人群。渔妇们怒不可遏,转身与警察对打起来,竟然打倒了数名警察。然而,警察的援兵源源不绝,皮鞭在人群里呼啸,枪托在渔妇们头上飞舞。她们已有多人受伤,仍不肯罢休,似乎已经豁出去了,什么都不顾了。最后,一名警察朝天开枪,才把这次骚乱平息了下去。

西水桥村抢米的消息第二天传到了对岸的渔村东水桥。那里的妇女们彷佛是受到了某种启示似的,800多人当即来到当地一家囤积了1000多袋大米的米店。渔妇们起先是和平地与老板交涉,要求他不要运走大米,就在当地卖。老板却态度强横,不肯卖米,结果渔妇们一拥而上,老板、老板娘和店伙计被她们推到一边,1000多袋大米很快被一抢而空。等伙计带着警察赶到后,只看见坐在地上嚎哭的老板夫妇。

富山县的抢米风潮很快波及全国。8月11日,大阪市民和工人暴动,捣毁或抢光了250多家米店。次日,米商最集中的神户几万市民暴动,几家最大的米店被捣毁。有个叫铃木的大奸商,不但被烧掉了大米总店,连住宅也被愤怒的市民一把火烧掉。名古屋的市民喊出了‘打倒寺内内阁’的口号。在首都东京,虽然警察加强了戒备,在各米店、工厂和富人住宅前加了岗哨,仍然有几万市民游行示威,并试图捣毁米店。

8月中旬,‘抢米暴动’达到高潮。其后,虽然各大城市的暴动相继被镇压下去,但在农村地区,‘抢米暴动’仍然持续。日本这场‘抢米暴动’波及了全国四分之三的地区,参加的人数在1000万人以上,就连部分海军水兵也参加了。这次风潮沉重地打击了日本政府,使他们看到了人民的力量。当时的寺内内阁在暴乱中倒了台,新上台的原敬内阁不得不采取一些措施,降低米价,惩治奸商。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