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羔披毡衫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2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羊羔披毡衫

“毡衫”是永登等地的牧人,用羊毛特制的遮风挡雨的毡“披风”。而“羊羔披毡衫”则是形象化了的一种永登风味菜肴。

据史料记载,靖远、永登和河西一带的羔羊肉,鲜嫩肥美,早在唐代,已成为宫廷贡品。如今,永登的坪城、七山、东山等地,仍以“羊乡”著称。每年春节,羔羊的被毛长到了“握一把,梢露头,弯弯曲曲龙蛇游”的长度和形状时,农牧民就开始宰羔取皮。这时,他们总要拿上鲜美的羔羊肉,—亡集市贸易,送亲友尝鲜,自家也总要做上一顿“羔羊披毡衫”的美餐来。

“羊羔披毡衫”的一般做法是:把屠宰了的新鲜羔羊肉,先挂至屋檐下,让它“塌一塌水气”。过一两天拿下,在大火上燎掉贴在肉上的羊羔毛。再用清水洗过,沥干水滴,在肉案上剁成二三指大小的肉块;在锅里倒上清油(油要多一些),等油烧到浮沫消失后,将洗净切成丝的两个红辣椒和肉块一起下锅,用大火爆炒,同时调入花椒、姜粉、盐、酱油等调料,等肉炒到四五成熟,再添上适量的水,然后用一块擀的圆圆的一根铜钱薄厚的面块(此既谓“毡衫”),盖在羔羊肉上,再盖好锅盖,用文火焖熟,等焖到肉烂,汤汁浓缩,面块蒸至熟透纳入汤汁后,即可起锅上桌。这样做出的羔羊肉,色泽红润,肉质鲜嫩滑溜,不肥不腻,十分可口。吃过羔羊肉,在浓缩了的肉汤里,添兑上适量的水,烧开,调上蒜苗、香菜,每人盛上半碗,喝肉汤,吃撕成了小块的面张,则另是一番风味。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