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石鷸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2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鷸科鸟类多半都在陆地与水域交界之处的湿地活动,故在传统上常将它们归类为「岸鸟(shorebirds)」或「涉禽(waders)」。它们同时也以喙上皮肤有著敏感的触觉而闻名,大多数鷸科鸟类在觅食时,是将长长的嘴巴探进泥巴里,碰触到食物时再将其夹出。而翻石鷸却是鷸科成员中少数的例外:它们的嘴巴很短而且微微上翘,并不适合深深地插入土中;因此它们最常使用的觅食方式,就是翻开身边的石头,寻找躲在下面的猎物。

翻石鷸的体型既矮又胖,看起来十分的滑稽。它们在繁殖季时体色非常醒目,由栗色、白色和黑色交杂而成,再配上橙红色的双脚,很容易地就能吸引人们的目光;到了冬天,翻石鷸身上的栗红色就会消失,而换上单调且朴素的深褐色大衣。

翻石鷸为台湾普遍的过境鸟,但是以春过境期较容易见到。它们在台湾中南部以及金门、澎湖等离岛都可以发现。平时喜欢栖息在潮间带、河口沼泽或是礁石海岸等湿地环境,常常可以看见它们成小群在滩地上走动,沿途并不断地用嘴翻开石块或贝壳,以藏身其下的沙蚕、螃蟹等小动物为食。它们逐一翻寻石块的模样,看起来就像是在办案中的警察,正仔细地搜寻著隐藏在石头背後的蛛丝马迹,真是非常有趣!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