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桔疮痂病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2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病害名称】柑桔疮痂病

【病 原】学名Sphaceloma fawcetti Jenk. 属半知菌。有性态为Elsinoe fawcetti Bit.et Jenk.,属子囊菌,在我国尚未发现

【为害症状】主要为害叶片、新梢和果实的幼嫩组织,亦为害花萼和花瓣。叶片受害,初期产生油渍状黄褐色圆形小斑点,逐渐扩大,颜色变为蜡黄色。后期病斑木栓化并隆起,多向叶背凸出,叶面凹陷,成圆锥形的灰褐色疮痂斑。病斑直径为0.3~2mm。早期受害严重的新梢的叶片,常枯焦脱落。天气潮湿时,病斑表面长出灰褐色粉状物(为病菌的分生孢子盘及分生孢子)。有时很多病斑集合在一起,使叶片扭曲畸形。

【防治方法】农业措施:①加强栽培管理,结合春季发芽前的修剪,剪去病梢和病叶,并清除园内落叶,一并烧毁,保持树冠通风透光,合理施肥;②严格检查外来苗木、接穗,来自病区的苗木和接穗,可用50% 苯来特800倍液浸30min。化学防治:喷药保护新梢和幼果。一般喷药2次,第一次在春芽萌动时,第二次在落花三分之二时。药剂有: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000~1200倍液;0.5%波尔多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