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囊谦县境内以山峰众多出名,县之南部吉曲乡西、尕永乡东和吉尼赛乡南三乡交接处的崇山峻岭之中,有一座状似马耳的山峰,称为“达那山”,山腰间有一千年古刹,远远望去,犹如悬挂半空,令人胆战心惊,这就是因与藏族古代英雄格萨尔王英名相连而享誉康区的达那寺。
“达那山”(意即“马耳山”)下是一片沙土地带,颗颗沙粒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再下面草坪如茵,相连着茂密的松柏林,寺院即在林间。寺前一片河柳和灌木丛。清澈的麦曲河自山根缓缓流过,这里山势极其险峻,但又风光着实迷人,不失为青藏高原一处修心养性、闭关禅定的好去处。为与印度格本日地方的达那寺相区别,此寺也称“北部达那寺”。
达那寺最初为本教寺院,后改宗藏传佛教叶巴噶举派。1171年,帕摩竹巴弟子桑结叶巴·伊西则于喀木(昌都地区)建成叶巴寺,从这里发展出时巴噶举派。宋淳熙十五年(1188年),伊西则改建达那寺为叶巴噶举派寺院。从达那寺改宗时间算起,这座寺院迄今也有800余年的历史了。当初,达那寺建筑规模宏大,仅一座称为“嘎嘉玛”的大经堂就有100根柱子,该寺鼎盛时期有寺僧300余人,还辖有今囊谦县尕永乡的嘎扎西寺、吉曲乡的叶文寺和赛佐强寺等。
达那寺198l年批准开放,现存的主要建筑物为叶巴经堂,这座经堂呈方形,高20余米,占地44平方米,该经堂左下四分之一处有一殿堂,内塑噶丹派佛塔,高9米、殿门用紫檀木制成,取材于云南纳西族地方,殿堂形呈藏、汉、纳西三族合壁式样,传说推门而入,因人不同而发出各种声响,可卜知各人前途命运,故到那里卜吉凶者颇多。此外,还有帕摩竹巴灵塔殿1座,为二层楼厅式建筑,内供帕摩竹巴灵塔。还有叶巴殿1座,内供传为桑结叶巴·伊西则自身药泥像和该寺前身主供的本教鼻祖敦巴丰饶的镀金铜像,高约1尺。
达那寺之所以有名气,还与藏族古代英雄格萨尔王的传说紧密相关,有人甚至称该寺为“岭国寺”,尽管一般学术界多认为格萨尔为传说中的人物,但在玉树地区人们都相信格萨尔是历史人物,而且认为格萨尔曾在达那寺生活居住过。寺内存放着许多传为格萨尔及其部将的遗物。原叶巴经堂右下四分之一处为格萨尔经堂,堂内靠东墙中间塑有9米高的格萨尔像,其部将吉本和贾察侍列两侧,略低于格萨尔像。格萨尔塑像前供放着传为格萨尔和贾察的宝刀;南侧供放着格萨尔王妃珠毛的各式腰带,其中最珍贵的要数海螺腰带;墙上挂着传为格萨尔及其30员部将的武器、盔甲、衣服以及第九、十世噶玛巴活佛献给格萨尔塑像的内地锦缎哈达;西墙门楣两侧则塑有珠毛王妃及其妹妹乃琼的身像,墙上挂着传为贾察从内地运茶所驾驭过的虎、豹、熊等野兽的皮。另外,在叶巴经堂的另一小殿中还供放着传为格萨尔念诵的“帕本”经卷,寺院所在达那山西面的龙保山,山顶群石林立,上有传为格萨尔及其部将的墓葬塔,均为噶丹派塔形,上铸各色藏文字,惜因风化雨淋,岩羊舔蹭,字迹已难辨认。一些塔内,有大小不等的泥制塑像,一般4种,最大者白色,次为浅红,再次为深红,最小者为黑色。泥像上均印有近似六字真言的梵文字。该寺所存格萨尔遗物,多数毁于本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现仅存传为格萨尔王的毡帽、盾、头盔、战甲残片和经卷残页以及珠毛王妃海螺腰带上的拇指大的白螺30个和部将旦马、囊鄂的少量遗物。另有传为格萨尔曾经使用过的武器3件,名为“朝顶念莫肖舟”,各重约25公斤。
达那寺虽为藏传佛教寺院,却未实行活佛转世制度,而是世代从学经优异、威望较高的寺僧中选任住持。住持称之为“叶巴弟子”,至今已有22任,现任叶巴弟子2名,即噶玛谢囊塔森和彭措扎西,分别担任寺管会正副主任。该寺现有寺僧37人。
达那寺还由于与印度的达那寺齐名,人们往往认为朝拜了囊谦达那寺,犹如亲临印度佛教圣地,加之该寺历史悠久,景色秀丽、名称奇特等等,在藏区颇负盛名,朝拜者纷至沓来,以朝拜达那寺为人生快事。
2006年05月25日,达那寺作为元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