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峰禅寺坐落在抚宁县东北21公里宝石山。始建于元代,明弘治14年(1501年)重修。寺坐北朝南,长约20米,宽15米。现存正殿一间,西厢房三间。正殿为石砌墙,无梁歇山布瓦顶。圆拱石门,门两侧各镶嵌明代重修碑一通,殿内四壁镶有27块石刻卧碑,碑上镌刻如来、天王、金刚等像,体态丰满、衣纹飘逸,雍容端庄,具有辽代造像艺术风格,为我国石刻艺术珍品
宝峰禅寺宝峰禅寺在县城东北17.5公里,平市庄林场山中,因背靠山峰宝石顶而得名,以因其地山
石风化多砂砾岭,俗称沙龙殿。其寺坐北向南,院南北长25米,东西宽15米,四周曾有围墙,现已倒塌。院内北部有正殿一座,西厢房三间,正殿面宽6.9米。进深5.6米,坐落在东西宽7.9米,南北长6.6米,高0.6米的台基上,殿以石砌墙,正面墙厚1.2米,侧墙厚0.8米,高2米,正前面开石拱门,高1.9米,宽1.17米,门两侧外壁嵌有青石卧碑各一通,记录了重修年,即“大明弘治十四年(公元1501年)四月”(从重修年代看,建庙应同于清河塔寺)。墙体上部三层石板迭砌递出,其上为歇山布瓦顶,顶高3,殿内板石铺地,四壁嵌镶画像石27块,均为线刻着着色神像。画像石题有捐赠下款。殿顶砖拱券,石灰罩面,涂以红料。三间厢房为青砖瓦舍,与民房无异。1986年由省文物局拨款,县文物管理所主持施工,翻修殿顶,装置套兽,复其旧制。寺前300米处多石壁,上有阴刻神象,神话故事十余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