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家文化磨光灰陶手鼓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2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名称】:齐家文化磨光灰陶手鼓

【类别】:陶器

【年代】:旧石器时代

【文物原属】:齐家文化遗物

【文物现状】:1988年出土于甘肃庄浪县朱店镇董家湾村

【简介】:

全长23.6厘米。细泥灰陶,色青灰。器体呈筒身扩端,小端为小喇叭形,可扬声;大端盆口形,口沿向外圆卷,可捆扎鼓面。敲击大端,鼓面发声,小端可起共振扬声的作用。内壁抹光,外表磨光,器形小巧,制作精美,保存完好。齐家文化陶器以橙黄色陶及褐红色陶居多,灰陶较少,此件磨光灰陶手鼓造型设计科学,陶质细腻坚固,是齐家文化灰陶中的精品。

【相关资料】:

甘肃、青海地区继马家窑文化之后发展起来的是齐家文化,年代约为公元前1890—1620年。1924年首先发现于甘肃广河齐家坪,故名。出土陶器以泥质红陶和夹沙红褐陶为主,都是手制。器形以双大耳罐和侈口高颈深腹双耳罐最富代表性。彩陶发现不多,陶质较粗,器型多属罐类。彩绘以黑色为主,红色较少。纹饰以三角、菱形和方格纹为特点。图案组织很规整。有的表面涂有白色陶衣。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