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育测量量表分类
由于事物属性不同,以及所制定的规则不同,致使用数的特性来描述事物属性所达到的程度也不同。这就产生了不同的测量水平。史蒂文斯将测量的水平分成四种,每一种测量水平都产生与其相应的测量量表。
1、名称量表
名称测量是测量中最简单的形式——分类。即属于同一类的事物用同一个数字表示,属于另一类的事物用另一个数字表示。用来描述各类事物的数字仅仅是事物的名称:它只具有相同与不同的特性,没有数量大小的含义。用这类数字表示的量表叫名称量表。
例如,学生按性别进行分类,凡男生用1表示,女生用2表示。如果既按性别分类,又按对物理学科喜欢和不喜欢两个标准进行分类,喜欢用1表示,不喜欢用0表示。于是男生喜欢者可表示为11;男生不喜欢者可表示为1 0;女生喜欢者可表示为21;女生不喜欢者可表示为20。在这里,用来描述事物的数字仅仅是代表事物的符号。它只能区分事物的类别,没有数量的大小、多少、位次和倍数关系。也就是说,它只具有数的同一性和区分性,而不具有等级性、等距性和等比性。因此,不能将之进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对于名称测量结果的数据所进行的统计处理,不是用来描述事物的数字本身,而是归人每一类中个体的数目(频数)。
对这类点计数据所允许和适用的统计方法,有比率(相对频数,即某一类的频数与总频数之比)、百分比、相关系数、检验。
2、等级量表或位次量表
对于事物的属性按一个标准进行分类,用来描述各个类别的数字,不仅具有区分性,而且还具有等级性(位次性),这些数字之间能表示事物大小的位次关系,但不具有等距性和等比性。用这样的数字表示的量表叫等级量表或位次量表。
例如,将学生的动能定理的应用能力分成甲、乙、丙三个等级。甲等用3表示,乙等用2表示,丙等用1表示。于是对于学生动能定理的应用能力的评定构成了3>2>1的位次关系。但是这些数字只能确定事物相等或不等的关系。在不等的情况下,只能确定大于或小于的关系,如3>2、2>1,则3>1的关系,却不能确定甲等的3比丙等的1大多少个相等的单位。因为3与2和2与1之间的差距是不相等的。因此对于量表上的这些数字不能进行加减乘除的运算。
它们所能适用的统计方法,有中位数、百分位数、等级相关系数、肯德尔和谐系数(多列等级相关),以及符号检验、秩次检验、秩次方差分析。
3、等距量表
有相等单位和人定参照点的量表叫等距量表。这种量表上的数值不仅具有区分性、等级性,还具有等距性。但是量表上的参照点(读数的起点)不是绝对零点,而是人定的参照点。
例如,用摄氏温度计测量的温度,9"C与6℃之差等于6℃与3℃之差。即,但是,这并不意味着9℃是3℃的3倍。这是因为摄氏温度表是以冰点作为人定参照点。摄氏零度并不意味着没有温度,而摄氏温度表上的绝对零点在零下273℃,即-273℃。时间量表上的参照点也是人定的。钟表上的零点,并不意味着没有时间。这类量表上的数值只能作加减运算,不能作乘除运算。
它们所能适用的究计方法有算术平均数、标准差、积差相关系数以及Z、t、F检验等。
4、比率量表
有相等单位和绝对零点的量表叫比率量表。这种量表上的数值不仅具有区分性、等级性、等距性,还具有等比性。
因为量表上有绝对零点。所谓绝对零点,就是量表上标着0的地方,表示所要测量的属性是无。这类量表上的数值既可以确定一个事物比另一事物大多少,又可以确定大多少倍。因此,量表值可以进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在物理测量中,长度、重量、开氏温度量表(绝对温度量表)都属于比率量表。例如,甲生身高143 cm,乙生身高130 cm,可以说甲生比乙生高13 cm,也可以说甲生身高是乙生的1.1倍。
它所适用的统计方法,除了等距量表所适用的统计方法之外,还可以计算几何平均数和差异系数。比率的测量,是测量的最高水平。
以上四种量表是依从低到高的次序排列的。量表的次序越高,对于描述事物的数所能允许的算术运算也就越多。后面每一种量表的性质,除包括前面各种量表的性质之外,还具有其特殊的性质。
人们往往将运用名称、等级量表进行的测量认为是定性测量,而将运用等距、比率量表进行的测量认为是定量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