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判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2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州判

州判州判为中国古代文官官职名,在清朝之位阶约为从七品。州判职能通常为地方衙门辅佐主官的基层官员编制,不过也为外派直隶州知州的左右手,如台湾府台东直隶州的州判。1910年代,清朝灭亡后,该官职废除。

州判职责清代知州的佐官。属于直隶州的,相当于同知;属于散州的,则与州判分掌粮务、水利、海防、巡捕诸事,均从七品官。

州判选拔直隶州的州判例应由恩贡、拔贡、副贡生除授,任满后若考核优异者可以升任国子监典簿、典籍、翰林院待诏、京府教授、外县知县、外府教授等。

散州的州判除由恩拔副贡生除授外,汉军外郎、鸿胪寺主簿、鸣赞、汉军九品笔帖式、按察司知事、府经历、县丞、布政司照磨、府知事、县主簿、府州县的训导、布政司库大使、盐课司大使、批验所大使、仓大使亦可升任。散州的州判任满考核优异者,可以升任光禄典簿、兵马司副指挥、京县县丞、外县知县、布政司经历、布政司理问、州同、盐运司运判、按察司经历、布政司都事、盐运司经历。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