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坡镇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2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位于该镇的铜陵湖

简介张家坡镇位于沂源县东部,东、北分别与沂水县、临朐县接壤,西、南与东里镇和石桥乡毗邻。面积93.40平方公里。辖34个行政村,48个自然村,居民8810户,2.73万人,镇驻地黄家峪村。镇以原驻地村张家坡而得名。这里自然生态资源丰富,花果飘香,适宜的气候,充足的光照,营养丰富的土壤,纯净的水源,使张家坡成了闻名大江南北的绿色果品生产区[1]。

沿革西周时,该镇属纪国浮莱邑,东汉末,属东安郡,隋属东安县,后属沂水县。清朝,属沂水县沂源乡和西北乡林前、林后、毫山、保安等社。民国时属沂水县三区张家坡乡。1958年3月,从东里区划出部分区域合并建立张家坡乡(公社),12月并入东里公社。1962年5月,又从东里公社划出张家坡公社。1985年 9月,改称张家坡乡。1988年11月,乡政府驻地迁至黄家峪村。2002年9月撤乡改镇。

农业发展历届党委、政府立足实际,充分挖掘自身优势,按照“山下葡萄,山腰苹果、梨、杏、桃,山上阴坡栗子阳坡枣,山顶防护林戴帽”的总体思路,坚持不懈地抓农业内部结构调整。目前,全镇林果总面积达到4万亩,其中葡萄0.6万亩,苹果2.1万亩,以鲁源小枣、板栗、优质桃等为重点的干鲜果1.3万亩,粮经比例率先调整到1:9。年产各类果品1亿多公斤,年收入过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的90%、镇级财政收入的80%来自于林果业,被淄博市政府命名为“林果生产专业镇”。所产果品以风味独特、绿色优质而畅销国内大中城市,并远销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家和港澳地区。

基础设施建设为保证产业化经营有足够后劲,该镇党委、政府积极夯实基础建设。先后投资700万元建成3.5万伏的变电站;投资120万元,建起两座通讯数字基站,实现了镇通讯的“无缝覆盖”;投资2000万元,改善交通面貌;为有效地增加农产品附加值,避开销售旺季,投资1500万元,改建、新建大型保鲜库120座;投资6000多万元按照防洪、灌溉、生态三位一体综合治理红水河。红水河不仅风光旖旎,而且拉动经济增长,红水河经济现象日益凸显[2]。

经济规模全镇已发展工业项目20个,涉及果品储运销、果品包装、矿业、木片加工等领域。2006年,全镇工业产值达到21960万元,销售收入20680万元,创利税1980万元,实现增加值5760万元。[3]

行政区划[4]下辖村:

张家坡乡大石沟村

张家坡乡上河疃村

张家坡乡任马庄村

张家坡乡撑子峪村

张家坡乡邵家峪村

张家坡乡刘家峪村

张家坡乡下河疃村

张家坡乡北店子村

张家坡乡冯家圈村

张家坡乡前瓜峪村

张家坡乡杨三峪村

张家坡乡西瓜峪村

张家坡乡河套峪村

张家坡乡黄家峪村

张家坡乡此老峪村

张家坡乡毫坪村

张家坡乡西王庄村

张家坡乡保全村

张家坡乡东王庄村

张家坡乡保安村

张家坡乡张家坡村

张家坡乡林前村

张家坡乡河东村

张家坡乡兴旺村

张家坡乡宋王庄村

张家坡乡北桃花坪村委

张家坡乡上巨石崖村委

张家坡乡陈家沟村委

张家坡乡下巨石崖村

张家坡乡后峪村

张家坡乡冶炉坡村委

张家坡乡东流泉村委

张家坡乡西流泉村委

张家坡乡中流泉村委

人口数据[5]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25539

12897

12642

家庭户户数

8821

家庭户总人口(总)

25387

家庭户男

12806

家庭户女

12581

0-14岁(总)

5620

0-14岁男

2874

0-14岁女

2746

15-64岁(总)

17906

15-64岁男

9090

15-64岁女

8816

65岁及以上(总)

2013

65岁及以上男

933

65岁及以上女

1080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25120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